
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上路宣传文明出行。
记者日前从惠东县吉隆镇了解到,前段时间以来,该镇开展了以交通安全、市容环境、安全生产、社会治安、“两违”整治为重点的社会综合治理“五项整治”工作。以“五项整治”不断提高吉隆宜居宜业水平,确保吉隆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此前,吉隆镇对镇域内社会综合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工作短板进行研判分析,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蔡伟锋为组长的社会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交通安全、市容环境、安全生产、社会治安、“两违”整治5个整治工作专班。明确由各专班领导牵头,对照整治任务,加强研判,制定详细工作清单,强化责任担当与履职尽责,全力推进吉隆镇社会综合治理工作。
高峰时段拥堵点实施“一点一策”
该镇联合有关部门,对三轮车违规载人、摩托车电动车无牌驾驶、超员载人、不戴头盔等违法行为开展密集整治,推进摩电整治工作,累计开展6次专项夜查行动、7次交通安全宣传整治行动。
对圩镇主要道路存在的占道违停车辆进行违停处罚,对老市场、沿河西上路、沿河东上路、吉圣东路、鞋城大道、蚝村路等重要路段加大占道违停的执法力度,还路于民,还路于畅,累计开展违章处罚401宗,劝导占道摊贩150余处。
针对重点地段的交通堵点问题,该镇对白云仔高速出入口、吉盐公路出入口、G324圩镇段(吉黄路口、吉圣东路红绿灯、平政路口红绿灯)以及吉圣桥等4个上下班高峰时段以及节假日易堵点,实施“一点一策”,累计开展15次整治行动。
督促企业、居民落实“门前三包”
针对交通沿线、公共区域乱摆卖、乱拉挂、乱张贴、乱堆放、乱搭建、乱设广告牌和跨门店经营等影响人居环境的突出问题,该镇督促企业、居民落实“门前三包”。累计对摊贩、商家占道经营劝导150余处,清理“牛皮癣”134余处,整治人居环境脏乱点75个,清理卫生死角垃圾232吨。
同时,对白云仔高速出口、324国道、吉隆河两岸等重点区域企业开展25次巡查,巡查企业66家,对7家下发整改通知,要求1家停业。强化吉隆河沿线排污口监管,累计开展37次巡查,发现并整改问题7处。加大“三线”专项整治力度,在圩镇龙腾路新建通信管道52米,拆除光缆1794米,绑扎光缆1600米。吉祥路新建通信管道258米,拆除光缆1876米,绑扎光缆1008米。完成平政村、招贤村两个省“百千万工程”拟培育典型村主村道跨线下地和乱拉乱挂整治工作。基本完成吉圣东路、吉黄路、鞋城大道、明珠路跨线下地工作。大力抓好建筑工地、消防、燃气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累计检查27家人员密集场所。
此外,围绕吉隆镇鞋厂、“三合一”场所、“三小”场所等重点场所、重点行业、重点部位,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督导检查,组织100多家企业负责人参加事故警示教育会议;开展复工复产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对401间场所进行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生产检查。全面排查占用、堵塞疏散通道的企业,督促企业将占用、堵塞疏散通道的冲床机等生产设施设备和杂物搬离,持续开展疏散通道整治工作,督促企业搬离949台室外冲床机等生产设施设备。
强化重点人员、重点行业、重点部位管控
大力整治娱乐场所、出租屋及其他公共服务场所容留吸毒、聚众吸毒问题,累计排查娱乐场所25次,排查娱乐场所135间,尿检人数645人。在重点路口设卡,最大限度防范和堵截毒品、易制毒化学品和涉毒人员流入流出。大力推进治安“五要素”采集工作,强化重点人员、重点行业、重点部位管控工作,重点人员建档28人,走访重点人员58人次;对重点行业开展全面检查54次,开展重点部位专项整治行动12次;流动人口登记1874人。持续开展“治安大扫除”“东江”等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涉农领域专项治理工作,惩治“村霸”、宗族黑恶势力背后的腐败问题和违法行为,持续开展枪爆物品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严厉打击非法盗采矿产资源等违法行为
全镇畅通报建渠道,加大“一户一宅”、《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全面开展辖区内非法盗采矿产资源和非法砂石场的调查摸排,依法打击非法盗采矿产资源和非法砂石场行为,对违法经营场所依法组织拆除整治。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将重点打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不断加强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对标“三清场”标准,强化清场后的监管巡查,严厉打击砂石资源开采、加工、销售及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等环节违法违规行为,彻底遏制新增违法“砂石”场点。目前,除已招标3间砂石场,未中标砂石场已固化,未发现开工现象。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赖金朗 通讯员胡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