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东海洋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印太江豚。(视频截图)

扫码看视频
日前,3头有着“微笑天使”美称的印太江豚畅游在惠东县海龟湾海域,被在当地做科研项目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发现。公开资料显示,近两年,偶有在惠东海域发现印太江豚的踪迹。印太江豚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它在惠东县海域被发现,凸显出近年来惠东县海洋生态系统持续向好。未来,惠东县将致力于全面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推动海洋生态持续高效发展。
绿美生态为濒危水生生物“筑巢”
“通过航拍影像,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它们背脊上的疣粒区很宽,这是印太江豚的一个典型特征。”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科研人员拍摄的视频可以看到,3头印太江豚在湛蓝的海水中肆意畅游,非常活跃。据该所科研人员介绍,当天下午3时左右,他们正在海龟湾附近海域航拍监测,突然发现平静的海面上出现1头印太江豚,正在四处游动捕食,非常活跃,到了下午6时,又有另外2头印太江豚加入进来。这3头印太江豚捕食的地方就位于港口海龟湾附近海域,距离海滩仅约90米。
该所科研人员认为,从印太江豚的习性可以得出,海龟湾附近海域的小型鱼类比较丰富,环境也较为适合它们生存,“这也是我们这个‘珍稀濒危水生生物保护关键技术’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实施以来的一个重要发现,我们后续将加大力度对海域生物多样性以及捕食者的生存适宜性做一个系统全面的评估。”
近年来,惠东大力推进绿美生态建设,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为珍稀濒危水生生物营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环科负责人蔡进华介绍,海龟保护区这边海域此前也是有江豚活动的。“这里的水质是非常好的,我们常规监测都是一类的水质。”
多方合力守护沙滩海面净美
海洋生态保护方面,惠东县近年来以海湾水质优良、洁净状况、生态系统、岸线湿地保护、亲海环境等为基础提出陆海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目标,陆海统筹治理入海河流污染,推动8条入海河流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水质管理目标。同时,落实无人机遥感航测动态巡查、专职人员现场精细巡查、执法人员重点监督检查等措施,推动全域191个排污口规范使用,排污总量不断削减,带动海湾水质持续改善。推动各部门按海漂垃圾类别各自牵头负责督促治理,沿岸乡镇强化陆源垃圾管控和海漂垃圾收集,形成多方齐抓共管的局面,确保沙滩和海面清洁干净。
同时,惠东积极发动群众共同落实红树林新造、海草床培护、渔虾贝鸟养育等措施,保护典型海洋生境和生物多样性,推动考洲洋生态日益改善,海湾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此外,以好招楼湿地公园、吉隆河亲海空间等建设项目为支撑,联动盐洲岛、考洲洋西岸景观带等,打造优质亲海空间,促进和谐共生的人海关系。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蔡伟健 通讯员欧阳生 黎爱平 龙咏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