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城西路的记忆

□苗理洁

2025年03月23日惠州日报西湖
字号:T|T

惠州主城区,别名鹅城。鹅城的环城西路,是甚有景观的一条路。路两旁挺拔秀美的香樟树,在万物萌动的春天,每根枝条都吐出青翠的新叶,在春夏之交,香樟开出米粒般的浅绿色花朵,随初夏的轻风给路人送来阵阵的清香。环城西路一侧是西湖五湖中的丰湖和平湖。具有君子之风的香樟紧依着闻名遐迩的西湖,成为摄影爱好者镜头下赏心悦目的风景,如今,环城西路声名鹊起,成为新时代的“网红打卡地”。

然而,当我走在环城西路,脑海蓦地泛起“环城西路38号”这个门牌号码。38号,在哪?1930年5月,环城西路38号,是中共惠阳县委设立的秘密联络站。

几年前,我走访一个革命老区和革命者的后人,在一册党史资料中获悉,环城西路,曾悄悄滚动着革命的风雷!在这缅怀逝者的清明时节,我连绵的思绪返回时光隧道,追溯这段红色的历史。追昔抚今,深感今日盛世来之不易,对那些在血雨腥风的革命年代中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无怨无悔献身无产阶级伟大事业的共产党人感到由衷的钦佩。

翻阅中共党史近百年前的一页,一幅幅悲壮画卷呈现眼前。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在上海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史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随后,广东、江苏、浙江等省相继发生反革命大屠杀。罗浮山下,东江两岸,这块大革命时期革命烈火熊熊燃烧的土地,一时间血流成河。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遭受极大破坏,无数优秀儿女倒在血泊中。

为迅速恢复党的战斗力,壮大革命的力量,根据中共中央斗争策略和部署,中共广东省委于1930年5月致函海陆惠紫特委,明确指出:“加紧建立反动军队及民团的士兵工作,切实组织兵变”,要求海陆惠紫特委“须有具体的兵变计划,并须设法健强兵委,找到得力同志到惠州建立兵运工作,并设法成立惠阳兵委”。根据中共广东省委的指示,中共惠阳县委成立士兵暴动委员会,惠阳县委、团委机关秘密迁入惠州府城万石坊(现西湖步行街),共产党员叶青、陈怡(妇女主任)、叶奋生以及共青团县委书记朱快鸣等人一起进入惠州开展策动国民党兵变工作。中共惠阳县委还派刘克礼和黄世梅进入惠州,加强惠州的“兵运”工作。黄世梅带着家眷来到惠州,在环城西路38号建立秘密联络站,以做豆腐、酿酒等小生意为掩护,其家属杨氏则以洗衣身份为掩护。黄世梅经常以送豆腐、取洗衣费为由到国民党军营侦察、联络、收集传递情报。共产党员、黄世梅弟弟黄世开负责外围联络。此时刘克礼化名“叶松”,经有关人士介绍,打入国民党内部,秘密开展策反工作。

刘克礼是文化人,是在中国共产党教育下成长的战士,他深知重任在肩,策划兵变容不得半点马虎。经过近三个月的策反工作,已经将教导团的2个连队贫苦出身的官兵争取过来,随时准备起义,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在即将举行兵变起义的关键时刻,教导团的一个排长李汉光叛变,向上司告密。1930年夏,反动军警包围了环城西路38号秘密联络站,刘克礼、黄世梅不幸被捕。中共惠阳县委迅速采取措施,将有关人员撤离惠州并想方设法营救刘克礼和黄世梅,但营救无果。当年10月7日,刘克礼、黄世梅在受尽酷刑后,被反动派枪杀于环城西路北端五眼桥河滩的木棉树下。

红旗漫卷,山河壮丽,苍天有情,山水有意,环城西路是新中国成立后鹅城最美的一条路之一。上世纪种植的香樟,绿映一湖春水;继而种植的紫荆,四季花开不败,香飘西湖。在38号原址对面,是近年新建的荔浦风清公园。公园寒冬里有蜡梅暗香浮动,春天里有红黄两色木棉相映,火焰树、黄花风铃木等绿植竞相绽放五彩缤纷的花朵,给美不胜收的环城西路再添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