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在惠阳区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惠阳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惠阳法院”)院长赖懋文代表惠阳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
2024年,惠阳法院紧扣省委“1310”具体部署与区委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公正与效率”,服务大局、司法为民,推动工作创新发展,成绩斐然:矛盾前端化解、审判质效分别获评全市法院成效明显、综合优胜单位;审执质效提升,审限内结案率高达97.24%;法治宣传亮点突出,创新制作《反诈皮影戏:白骨精三诈西游师徒》普法动漫获全国法院“金法槌奖”微视频类三等奖,新闻宣传工作获评全市法院突出集体。
破解12个信访积案
聚焦主责主业,服务发展大局。去年,惠阳法院受理各类刑事案件1501件,审结1403件。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审结涉恶案件6件22人。妥善处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189件,办结率达100%,有信必复达100%,信访工作获评全市法院表现突出集体。
针对12个信访积案,惠阳法院精心构建“一事一方案”“一人一专班”工作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院领导接访制度,确保群众诉求得到及时倾听与回应;积极开展公开听证,以透明化、规范化的方式处理案件,增强司法公信力;深入推进入户走访,主动走进群众家中了解实际情况,做到精准施策。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全方位防范极端案事件的发生,为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贡献司法力量。
积极践行法治精神,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惠阳法院全年推出15条司法服务保障意见。受理民商事案件10940件,审结10695件,平均结案时间62.96天,高效定分止争。
去年,惠阳在全市率先成立惠阳区金融调处中心。惠阳法院与惠阳区金融局共同签署《协同工作备忘录》,到目前,集约调处金融纠纷102件,及时化解金融领域矛盾,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为区域经济稳健发展保驾护航。“金融+调解+司法”金融纠纷治理机制获评全市法院优秀。
彰显执法力度,传递司法温度
在司法工作中,惠阳法院既彰显了执法的力度,又传递出司法的温度,实实在在地交出了一份司法为民的民生答卷。
过去一年,惠阳法院高效办结涉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案件1368件;积极化解婚姻家庭、继承等矛盾纠纷333件,并发出8份家庭教育指导与人身保护令。
围绕“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目标,妥善审理建设工程、商品房买卖等纠纷案件1081件。同时,针对涉民生案件开展集中攻坚行动,成功执结2727件。其中,助力346名劳动者追回2269.26万元欠薪,发放16万元司法救助金,切实展现司法温情。
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对67家企业采取“活封活扣”举措,为39家企业解除失信限制,推动178件涉企案件达成执行和解,切实为企业“减负松绑”,助力企业轻装上阵。积极开展“暖民助企”“终本清仓”等专项执行行动,累计执结案件4014件,执行到位金额达7.33亿元。对4577人采取曝光失信、限制高消费、拘传拘留等强制措施,联动公安机关“查人扣车”202次,切实保障胜诉权益,执行重点指标持续位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一。
在高强度办案之余,惠阳法院坚持扛起普法责任,延伸服务端口,深入园区企业、街头集市、社区校园等,开展以案释法、走访座谈、巡回审判工作,全面提高公民法律意识。
惠阳法院还积极创新审判与执行工作机制:在审判方面,借助审判委员会、专业法官会议,为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把脉问诊”,推动裁判尺度统一;推出系列案首案示范诉讼机制,成功化解862件纠纷类案件。执行环节,改革流程管理,设立执行事务中心,促使2636件案件在执前履行或和解;建立“骨头”案件攻坚机制,清理54件长期未结案件,截至去年底仅剩1件,同比降幅达88.89%,创历年最优成绩。
以“如我在诉”办好暖民心“小案”
击鼓催征新时代,奋楫扬帆新征程。今年,惠阳法院将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法院工作现代化为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路径,以精细化管理为保障,不断开创法院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具体来说,以笃行彰笃信,在筑牢政治忠诚中勇担使命;以审理促治理,在服务发展大局中勇争一流;以真心换民心,在守护公平正义中勇挑重担;以唯实创惟先,在深化改革创新中勇立潮头;以能力提战力,在锻造过硬铁军中勇毅前行。
坚决落实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准确理解适用法律和司法政策,以“如我在诉”办好暖民心“小案”,努力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三效”有机统一。同时,将更加自觉把改革摆在突出位置,主动适应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对人民法院提出的新要求,以审判机制现代化助推审判工作现代化。
惠州日报记者李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