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移形换影”之旅

2025年04月09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汪鹏(右三)与众人一起搬起农机安全解救出被压村民。    图片由驻村干部提供

汪鹏(右三)与众人一起搬起农机安全解救出被压村民。 图片由驻村干部提供

大约半年前,身为惠阳区移民办选调生的我,来到良井镇黄洞村这个移民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回想起驻村生活的点点滴滴,我意识到自己踏上了一场“移形换影”之旅,在这场美妙“旅程”中,我“移”去了曾经迷茫无助的身形,“换”成了如今深耕泥土的身影。

“小汪、阿东,快跟我出来救人!”一天,正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忙碌的我,听到门外传来桂满叔急促的呼救声。我急忙上车,跟着众人前往现场:原来志明叔被倾倒的农机压在田里了。大家脱掉鞋袜,扎进了泄有机油的泥水中,“三二一,抬!”志明叔得以抽身,所幸并无大碍,但眼看机油还在泄漏,大家又齐心协力将约1吨重的农机扶了起来。

这次救人场景,让我不禁联想起作为新中国较早一批水库移民,村民们的父辈肩挑手提,扶老携幼,来到这个满目泥土和杂草之地时的情景。如今,小小的村落蝶变成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文化与旅游特色村、乡村治理示范村……在数十年的建设中,一定有过无数次这样闪耀着善良淳朴的动人场景,正是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助推着黄洞村一步步迈向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

参加“乡村振兴·扶残助困”新春送暖活动时,我发现村里有困难家庭的孩子在外求学十分不易。在驻黄洞村第一书记黄学平带领下,我们对村里困难学生的情况开展全面摸查,逐户走访了解情况,形成困难学生名册,还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开展帮扶工作。今年春节假期结束后,我们联系了广东狮子会阳光健康服务队,并得到积极回应。3月中旬,志愿者们来到村里,分为3个小组进行入户走访,并与8名困难学生的监护人座谈,掌握孩子们的家庭、生活及学习等情况,为后续精准帮扶打下坚实基础。

不久前,得知区移民办主办的“粤菜师傅送技下乡”活动在黄洞村举办后,我深知这既是对客家菜、客家文化的传承,也是村民学习厨艺的好机会。于是我自觉承担起客家菜教学课程拍摄、移民学员引导服务等工作,并对接承办单位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做好联络沟通工作。

通过一件件、一桩桩为民服务的实事,我更加深刻理解“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这句话的含义。现在,每一个宁静的夜晚,我一边听着窗外蛙叫虫鸣,一边记录着驻村工作心得,常常陷入深深的思考:黄洞村的振兴之路越走越宽敞,我的“移形换影”之旅也应当不断延伸,我还要“移”去名校之光环、观念之刻板、遇挫之畏难,“换”来踏实干事之沉稳、跳脱框架之超然、不屈不挠之坚韧。

作者:惠阳区良井镇黄洞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汪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