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员干部带领村民共同铺设草皮。
从坑洼土路到双车道水泥路,从“停车难”到新建3000平方米停车场,从杂物乱堆到房前屋后整洁如画……自入选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对象以来,博罗县泰美镇夏青村以党建引领凝聚干群合力,用“镇村干部带头干、广大村民齐心干”的务实举措,用“小资金”撬动“大变化”,实现“花小钱办大事”的美丽蝶变。
党员带头,变身“施工队长”
“您觉得村里的建设可以从哪里开始?”“村里有什么影响生活的事吗?”夏青村的蜕变,始于党建领航的“头雁效应”。被纳入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对象后,泰美镇有关负责人带领村“两委”干部,通过入户走访、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等方式,访民情、知民意,了解广大村民最为关注、盼望改善的急难愁盼问题。
在你一言我一语的“闲唠家常”中,夏青村村委梳理出了道路拓宽、裸地绿化、排污修复、停车场建设等12项责任到人、规划细化的民生清单,党群干群关系也得以进一步拉近。
谋划了“施工图”,该村党员干部纷纷担当“施工队长”,以实干推动项目落地。合计800米的排污排水设施接通与修复工程,一众党员干部撸起袖子带头干;铺设5000平方米草皮时,镇村干部与村民共同挥锹培土,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干部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良好氛围,让众多村民从“旁观者”变为“主人翁”,主动参与到夏青村的焕新工程中。多段道路需要拓宽,30多户村民自愿让出宅基地支持建设。原本仅3米宽的狭窄村道,在村民自愿让地后拓宽至7米,装上路灯、种上绿植,成了村民口中的“新时代六尺巷”。夏青村党支部书记周汉君坦言:“群众的支持,是对村委工作的最大认可。”
村民热心,踊跃倾囊捐物
面对项目建设的资金缺口,夏青村“两委”以乡情为纽带,发动热心村民捐物资、党员干部带头让地、全员齐心投劳力,走出了一条“有钱捐物,有力出力”的共商共建共享新路径。
项目开工以来,包村团队与村“两委”干部多次通过召开培育典型村工作推进会、上门拜访等形式,广泛发动爱心村民、热心企业、水果种植户等多方力量捐物助建。连日来,热心村民累计捐赠价值28万元的混凝土800立方米,价值2.5万元草皮5000平方米,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生动局面。
“我是20多年的老党员,村里的事就是自家的事。”老党员吴友坤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主动捐出价值3万元的水泥。在党员干部带头营造的火热干事氛围中,“自己的家园自己建”逐渐成为共识,并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村民代表大会集体决议用易维护的大叶油草替换难打理的黄金叶;村前屋后“地毯式清理”覆盖全部6个村民小组,杂物堆摇身变为小花坛;村道旁的淡黄色墙面与春意盎然的绿植交相点缀;近3000平方米的6个公共停车场,让回村的车辆告别“停车难”。
从“脏乱差”到“洁净美”,从“干部干”到“一起干”,夏青村用实践印证了党建引领、干群同心的强大动能。周汉君表示,夏青村将依托“上膳泰美”乡村振兴示范带,抓好特色果品优势,打造好果品集散基地项目及配套的充电桩停车场建设,让美丽乡村既有“颜值”更有“产值”。
当双车道的水泥路向着沥青路面升级,当采摘园的果香飘向更远的地方,这个岭南小村正以“共建共治共享”的答卷,书写着乡村振兴与“百千万工程”的鲜活注脚。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卢泓宇 黄桃 通讯员泰美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