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植物园:广东首批区域植物园

将纳入广东省植物迁地保护体系

2025年04月12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惠州植物园。惠州日报记者钟畅新 摄

惠州植物园。惠州日报记者钟畅新 摄

惠州植物园名片

惠州植物园位于惠城区下角,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惠州植物园管理服务中心)管理。惠州植物园在原东江树木科技示范园的基础上由市林业局建设,总规划面积67.89公顷,其中一期于2019年1月全面建成开园。一期占地41.82公顷,包含温室、冬青园、乡土珍稀园等11个专类园区,现已种植保育植物2000余种,40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截至今年3月,惠州植物园接待游客超680万人次。

惠州日报讯 (记者黄桃 通讯员张辉)广东省林业局近日公布第一批区域植物园和乡土植物园名单,惠州植物园上榜,将纳入广东省植物迁地保护体系,为惠州乃至广东的植物保护事业增添重要力量。

此次公布的名单涵盖全省26家迁地保护机构,包括8家区域植物园和18家乡土植物园,类型丰富多样,涉及植物园、树木园、扩繁和迁地保护研究中心、种质资源圃(库)等。惠州植物园作为区域植物园入选,将纳入广东省迁地保护体系中的区域植物园。这意味着我市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有了更坚实的阵地,更有利于结合惠州特色因地制宜推进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促进我市生物多样性保护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惠州植物园获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林长绿美园”“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等多个荣誉称号,成为惠州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

据悉,本次纳入植物迁地保护体系的区域植物园和乡土植物园分属林业、农业、城管和教育等不同部门管理,按照功能初步划分为植物园、树木园、种质园和示范园4种类型,未来将在植物保护研究、可持续利用、人才培养、自然教育和园林园艺等多个方面综合发力,推动相关事业发展。

为持续强化植物迁地保护体系建设,今年3月,广东省林业局印发《广东省区域植物园建设指引(试行)》和《广东省乡土植物园建设指引(试行)》,分别对区域植物园、乡土植物园的功能定位、园区建设及运营管理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其中,区域植物园指承担区域重点保护、珍稀濒危、特有植物的迁地保护与科学研究任务,以及重要植物资源的收集、保存、备份、扩繁、回归、展示、可持续利用等任务而建设的植物迁地保护机构;而乡土植物园则是以植物资源收集、保护、推广、展示、科普宣教为主要功能的场所,收集对象包括但不限于乡土植物,是国家植物园和区域植物园的补充。

广东省林业局明确,到2030年,全省将提升或者新建区域植物园8~15个、乡土植物园40~70个。下一步,广东将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积极构建以华南国家植物园为核心、区域植物园为骨干、乡土植物园为支点的植物迁地保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