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无声爱有痕
□黄汇娟
2025年04月13日惠州日报西湖
字号:T|T
爷爷是个沉默的人,话不多,却是我们大家庭的温暖守护者。
高二那年的深秋,一场雨来得格外凶猛。那天正上课,一阵急促的咳嗽声打破教室的寂静。我猛一抬头,竟看见爷爷半张脸贴着湿漉漉的玻璃,目光焦急地在教室里搜寻。下课铃响,我赶紧冲出去,爷爷哆嗦着手递来保温桶,他手背上褐色的老年斑深浅交错,触到我掌心时,冰得刺骨。可保温桶被两层毛巾细细裹着,又用塑料袋扎了口,还带着温热。
时光流转,我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爷爷的爱也从未缺席。婚后不久,爷爷留意到孙女婿对街口包子铺的包子格外偏爱。之后,买包子成了他的日常。寒冬腊月,霜气凝在他的帽檐,可怀里的包子却热乎乎的。母亲嗔怪:“起这么晚,老爷子都过来三趟了。”爷爷不语,缺了牙的嘴咧成月牙,笑出一脸皱纹,看我们狼吞虎咽地吃完,才满意地离开。
每年除夕,厨房总有爷爷忙碌的身影。他絮叨着:“芋头要上桌,鱼做半生熟不吃,象征年年有余!”团年饭的每个细节都是他的“心尖事”。当满桌佳肴终于备妥,他立刻转战到客厅,开始清点人数。爷爷的目光像雷达一样扫视:“老三家的媳妇呢?”声音里带着关切。弟弟小声说:“婶婶说她一会就到,让我们先吃。”爷爷立刻摆手:“那怎么行?一家人,一个都不能少,我去看看。”说完,麻利地开门,往楼上走去。不多时,传来两人下楼的脚步声。爷爷这才吩咐爸爸点燃鞭炮,他站在一旁,佝偻的背影渐渐融进腊月的寒雾,把满院灯火与一家团圆稳稳托在了掌心。
爷爷过世后,我的先生轻叹:“再也吃不上那口热包子了。”我喉头微动,却接不住话,那个总在风雨里裹着大衣疾行的背影,早已定格在记忆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