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萌娃体验春耕乐趣。本组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洪鹊儿 特约通讯员杨志敏 通讯员邱艳婷 摄

脚踩泥巴插秧苗。
惠州日报讯 (记者洪鹊儿 特约通讯员杨志敏 通讯员邱艳婷)近日,惠东县多祝镇永和村开启多场“春日耕种季 趣享田园乐”春耕体验活动。多祝镇永和村携手惠东县幼儿园,组织约200名学龄前儿童深入田间,体验春耕的忙碌与乐趣,在实践中学习农业知识。
活动现场,孩子们排着队,认真观察村民的插秧示范动作。随后,他们接过秧苗,赤着脚丫踩进稻田,模仿学到的技巧,将嫩绿的秧苗插入田中。太阳当空照,孩子们的热情丝毫不减,田间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村里还煮了红糖姜汤给孩子们喝。
这是多祝镇突破传统教育模式,新推出的农文旅发展项目——“善耕乡村土壤学校”。该项目围绕“自然教育+农耕实践+生态美育”三维育人体系,通过整合村内30亩闲置农田,培育本地农业导师团队,构建沉浸式田野课堂。
值得一提的是,农业导师团队由“专家+村民”组成,熟悉耕作的村民在田间地头教孩子们插秧、收割,以“自然探索者”角色,采用启发式教学,带领5~12岁儿童开展土壤探究、节气农耕、生态艺术等特色课程,实现知识传授与情感培育的双重目标。
“近期活动反响很不错,我们将继续培育农育导师,通过深化与本地的幼教集团的合作,让小朋友下到农田来,通过沉浸式的课程,去唤醒孩子们对土地的热爱,充分发挥土地的教育功能。”多祝镇有关负责人说。
同时,该项目还将开展研学活动、农事体验、特色农产品销售等多元主题活动,将研学活动与乡村产业发展相结合,带动村集体增收,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实现“课堂在田间、就业在家门、产业在乡村”的融合发展新格局。
接下来,多祝镇永和村将紧扣“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要求,立足于当地荔枝主产镇的优势,重点打造“荔枝产业+农文旅发展”的双轮驱动新模式。通过“教育引流、产业增值、就业富民”的良性循环,积极探索出一条“研学带动产业、产业促进就业、就业反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