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跋山涉水求医到县域就近诊疗,惠册医疗协作“组团式”帮扶显成效

惠州专家传帮带 册亨群众有“医”靠

2025年04月25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4月20日,“湖山辉映·惠册情深”——脑血管疾病规范诊疗与病例研讨学术沙龙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册亨县人民医院举行。来自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黔西南州内神经医学领域的知名专家齐聚一堂,围绕神经系统疾病的前沿知识与诊疗技术开展深入研讨,推动区域神经系统疾病整体诊疗水平的提升,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千里“医”线牵,共筑健康梦。自2021年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启动以来,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惠州三院”)被中组部指定“组团式”帮扶册亨县人民医院,惠城区与册亨县持续深化医疗协作。4年来,惠城区以“组团式”人才医疗帮扶为抓手,先后派出60名专业技术人员到册亨县,通过开展“传帮带”实施新技术、共建优势学科,优化经营管理、送医送药下乡等举措,助推册亨县人民医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让老百姓在家门口更有“医”靠。

开展新技术传帮带,提升册亨诊疗水平

今年春节前夕,66岁的骆叔因长期饱受脑梗和反复头晕的困扰到册亨县人民医院就医。医院经多学科会诊后,考虑与右侧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有关,同时合并左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随时有出现大面积脑梗死致死致残的危险。

面对这一复杂病情,惠州三院“组团式”帮扶专家戴永武邀请惠州三院神经外科专家景英朝教授到册亨指导手术,县医院神经内科医生团队全力配合,顺利完成了此次手术。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良好。“以前走不动,半边身子没力气,眼睛又花,脑壳又昏,做完手术整个人感觉好多了。”骆叔说,“感谢惠州的专家,让我不用奔波就解决了这个难题。”

这是册亨首例颈动脉和椎动脉支架植入手术。手术的过程也是示范教学的一部分,景英朝在手术中为当地医生详细讲解手术步骤、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

“不仅要‘输血’,更要帮助‘造血’。”惠州三院“组团式”医疗帮扶队队长,册亨县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温一奇表示,帮扶团队在开展新技术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还通过手术带教、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等多种形式,着力为册亨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帮扶团队的蔡清红老师来到我们科室后,不仅规范了诊疗流程,还手把手指导,帮助我们提升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册亨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李健说,如今科室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等急危重症的救治水平明显提升,能更好地服务患者。

2021年以来,惠城区卫生健康系统派驻的册亨县专家人才覆盖急诊科、神经外科、心血管内科、妇产科、骨科、影像科及公共卫生等多个专业领域,他们将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术等95项医疗新项目、新技术带到册亨,填补当地医疗领域空白,让患者“大病不出县”。

同时,依托在册亨县人民医院设立的“博士名医工作站”持续深入帮扶,邀请惠州三院李雪松、肖纯、武明鑫等9个博士名医团队进站28次,实施高难度手术21例,通过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和“送出去、招进来”等方式,帮扶册亨培养医疗人才。

册亨县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龚修涛介绍,4年来,惠城帮扶专家团队帮带培养骨干40名,册亨县人民医院通过各渠道招聘90余名专技人员,选派58名骨干赴惠州进修学习,全县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加强学科共建优化管理,助推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

学科建设是医院提升医疗质量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支撑。惠城医疗帮扶团队不仅为册亨县人民医院带来前沿医疗技术,还有先进的学科建设和医院管理经验,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日前,陈女士家属将一面印有“救死扶伤 妙手回春”的锦旗送到册亨县人民医院,感谢医护人员的精湛医术和精心救治。

半年前,37岁的陈女士意外从高处坠落,被紧急送到册亨县人民医院,医生诊断为“右侧急性创伤性硬脑膜外血肿、脑疝形成”,情况危急。

时间就是生命!由医院急诊科、神经外科、ICU、麻醉科、放射科、检验科等多学科组成的创伤中心救治团队迅速反应,紧急抢救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同时,神经外科立即开启生命绿色通道紧急实施开颅手术,终于将陈女士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今年3月,团队又运用3D打印技术为陈女士完成颅骨修补。经后续康复治疗,患者未留后遗症。

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是医院实力的重要体现。惠州三院帮扶专家薛帆来到册亨县人民医院担任急诊科与ICU负责人后,通过引入超声导向血流动力学监测等新技术、优化急诊病房、规范五大中心流程等举措,有效提升医院救治水平。目前,医院各中心建设成效明显: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通过州级验收,胸痛中心建成,创伤中心基本建成,卒中中心通过评审,为县域急危重症救治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4年来,惠城册亨医疗协作成果丰硕:急诊急救“五大中心”顺利建成,整合成立神经医学中心、骨科医学中心和医学影像中心等专科平台,完成DSA介入中心、CCU病房等关键设施建设,创新设立运营管理部等现代管理部门,修订医院班子议事规则和薪酬管理制度等近30项,推动册亨县人民医院实现从技术到管理的全面提升,构建起现代化县级医院新格局。

开展系列公益活动,惠及群众1.4万人

册亨不少乡村位于大山深处,一些有就医需求的老百姓,不方便走出来,患病之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医治。

“老百姓不方便出来,我们就送医下乡。”温一奇说,帮扶团队来到册亨后,持续深入乡村、社区、学校等开展健康册亨系列公益活动,为群众提供专家义诊、免费检查、发放药品、健康宣教等服务,深受患者欢迎。

“我咳嗽好久了,一直都没有好,医生帮我们免费检查,很耐心跟我讲要怎么治疗,提醒我吃清淡点。”册亨县纳福街道红旗村群众王昌漏对义诊医生竖起大拇指,“医生很好,很关心我们的身体健康。”

同时,惠城选派的医疗专家通过开展短中长期驻点帮扶,深入乡镇卫生院进行业务培训,创新建立慢性病管理数据库和创伤患者随访机制等,助力提升册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此外,还有针对性地开展医疗救助公益活动。“近期,我们计划邀请惠州三院博士团队赴册亨,为有关节置换需求的患者实施集中手术并提供医疗费用资助。”惠州三院帮扶专家宋健介绍。

2021年建立帮扶关系以来,惠城医疗帮扶团队持续组织开展“脑有所医”卒中宣教、骨科“健康行进校园”、妇产科“护苗行动”和“健康心”“健康行”“健康明”“健康听”等活动,惠及群众1.4万人。为帮助册亨经济困难患者,惠城和册亨成立“惠册一家亲”基金会,累计募捐105万元,帮助118例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9例骨科关节类疾病患者恢复行走能力,5例听力障碍患者重获“新声”。

惠州日报记者香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