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知趣

□龙建雄

2025年04月27日惠州日报西湖
字号:T|T

一本叫《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书买来半年多,工作闲暇之余,我常翻常读,边看边学,陆陆续续读了不少。内容有点深奥,理解消化需要时间,主要是知识点太多,知识面太广。但因为好奇,所以读来感觉良好。

不到300页的书,分天文、历法、乐律、地理、职官、科举、姓名、礼俗等14章节,随便一个知识点,都是我的盲点。民间那句流传甚广“你可以没有文凭,但不能没有文化”的话语,此刻如同振聋发聩的雷鸣。

碎片化时间里,为了不被手机完全束缚,看多看少一点书本,总归来说都会有收获,起码我在一段时间里能够记住一些特别感兴趣的知识内容。

读书就是这样,一些东西记住,后来淡忘,甚至完全忘掉,于是,你有时会怀疑自己为什么要看这些文字,用手机搜索不是很方便吗?况且它几乎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想了想,自己折腾自己,自己找寻答案,悄悄做个清醒知趣的人,相比搜索引擎给出的“短平快”结果,潜心读书所获得的愉悦感还是要踏实些,读的过程充实和丰富了当下的自己。重结果的实用,还是重过程的享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偏向于后者。

这一年来,我不可思议地喜欢上了打网球,在即将半百的年纪爱上这项运动,是这一辈子根本没有计划过的事。打网球跟读书没有半毛钱关系,沉下来“玩”却发现,这两个完全不搭界的事,又似乎有某种相通之处。我的爱人调侃,她上大学就学过打网球,平常也坚持打网球,任凭她如何游说,我就是无动于衷,结果郑钦文带动了“全民网球”,她也终于有了可靠的“网球搭子”。

兴趣是第一位,选择打网球,跟挑选书是一样的道理,当然,你也可以喜欢羽毛球、篮球、跑步、登山这类运动,有益自己身心,纯粹就是喜欢,何乐而不为?保持专注力,持续学习,享受过程,无论是读书还是打球,精神上所获得的快乐开心,妙不可言。打网球需要掌握击球技巧和比赛策略,读书亦需要阅读技巧和理解策略,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和长期积累经验;还有,两者都需要设定一定目标,目标设定和实现能够带来无限动力与成就感,耐心与坚持也是一个重要点,打网球可能会反复练习同一个动作,读书则可能反复阅读并深入浅出理解同一内容。打球有球友,读书有书友,打球和读书都可以成为社交互动的一种媒介,朋友多多,愉悦多多。

早几天,我的一位老乡在微信群里说,一个人真正变老的标志,是觉得人生一眼望得到头,不会再有改变,于是放弃学习,放弃提升自己。对他的这席话,我很赞同。

自古少年英气,中年多有深沉,于俗事之中守护着“上有老下有少”缓缓而行。其实,生活中的意趣,既有漫无目的的随意,也有真实生动的所为,不惑之年,最重要的是与万物相通,与时光相融,清醒知趣,百事从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