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惠铭(左)向旅客讲解如何在手机APP上购票。
“有广州地铁APP的,扫码就可以乘坐”“6岁以上小朋友要买儿童票”……5月4日上午11时,在莞惠城际西湖东站售票厅里,志愿者陆惠铭身着广东城轨红马甲,服务出行的旅客。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期间,惠州市善水志愿服务总队在莞惠城际西湖东站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惠州学院大二学生陆惠铭全程坚守在志愿服务岗位上。
平时是“I人”,志愿服务时是“E人”
“身份证要登记一个电话号码,到时会发送乘车信息给您,这个身份证没有登记电话号码,要重新操作一遍。”自助售票机前,陆惠铭熟练地帮赖女士一家购买车票,赖女士带着父母和孩子准备去东莞常平玩,“平时很少坐城轨,有志愿者的帮忙,操作很省心。”
“我这个手机号码更新过了,要怎么操作呀?”一位女士在自助售票机前嘀咕,陆惠铭闻声马上走过去,轻触屏幕,“要先取消原先的号码,然后再重新输入手机号。”
“我孙子6岁多,要买票吗?”另一边,一位老人牵着孙子的手,向陆惠铭询问,“小朋友超过6岁就要买儿童票,有带孩子的身份证或者户口本吗?”陆惠铭微笑着向老人释疑。
陆惠铭一看到有需要的乘客,就会热情地上前帮忙,她说自己是个“I人”(内向的人),在人多的场合会比较腼腆,但在志愿服务的岗位上,就像切换成了“E人”(外向的人),白净的脸上始终洋溢着真诚的笑容,“这个红马甲给了我很多力量,让我觉得应该认真负责地做好。”
五天假期全部投入志愿服务
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很多人选择出游,或者宅在家里休息娱乐,陆惠铭却把五天假期全部投入到志愿服务中。“其实不是我在奉献,我从志愿服务当中也收获了很多,比如自律。”陆惠铭介绍,假期这几天里,她一改熬夜晚起的习惯,每天早上7点半起床,搭乘公共汽车到达莞惠城际西湖东站,上午10点前到岗,一直服务到下午4点。
“能帮助到别人,我就特别开心,当他们和我说谢谢时,内心很有成就感,这也是志愿服务给予我的。”陆惠铭向记者扬扬手中的一朵白色栀子花说,“这花是早上两位老人送给我的。”当时,两位老人要去东莞玩,家住东莞的她,不仅帮他们买好了票,还给他们推荐了符合他们需求的游玩点,两人就把散发着清香的栀子花送给了陆惠铭,“能帮助到他人,哪怕是一点点,我也觉得很开心快乐,这是我们年轻人应该做的!”
记者了解到,许多像陆惠铭一样的青年志愿者,选择在志愿服务中度过假期。惠州市善水志愿服务总队队长李思考告诉记者,“五一”假期仅该志愿服务队每天就有20多名志愿者在惠州火车站、莞惠城际3个站点开展志愿服务。除了他们,还有很多惠州志愿者团队开展各种假日志愿服务,用自己的青春朝气点亮惠州这座文明城市,温暖万千来惠旅客。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马海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