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湖镇首季度产业发展开局良好

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27%

2025年05月14日惠州日报仲恺新闻
字号:T|T
    鹏锦智能公司内,等待发往客户工厂的机器设备。

鹏锦智能公司内,等待发往客户工厂的机器设备。

日前,仲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园区镇(街道)行”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潼湖镇。作为仲恺高新区重点培育的“产业新星”,潼湖镇今年一季度重点项目实现建设投资10.92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27%,跑出了产业发展“加速度”。

据悉,潼湖镇今年将推进17宗省、市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突破200亿元。这些项目的快速推进,将为仲恺谱写千亿高新区发展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企业扩产增效拓展全球市场

在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采访团走访了广东省豪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这家企业于2020年落户潼湖镇,主营业务为消费类电池电芯和模组研发、制造、销售。该企业已实现70%以上关键零部件在仲恺周边完成本地化采购,供应链周期大幅缩短。

“从2020年首条产线投产至今,我们已建成包括电芯自动化产线在内的近200条产线,整个园区实现满产运行。”豪鹏新能源科技副总经理张来存介绍,2024年,该企业承接了集团部分深圳产能的转移和新产能建设,总产值实现了新的突破,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际市场。面对园区满载现状,企业正通过智能化改造挖掘产能潜力。“未来3年,我们会不断提高研发投入占比,全面提升智能工厂生产效率。”张来存透露。

在距离豪鹏新能源科技仅3公里的惠州鹏锦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一台长约60米的涂布机正在等待发往客户工厂。开办于2011年的鹏锦智能深耕锂电池制造设备领域14年,已形成覆盖NMP回收设备、NMP精馏设备、涂布机、模组PACK设备等研发、生产及销售全工艺链的智能装备体系。

鹏锦智能副总经理胡志表示,公司计划在国内市场实现12亿元的销售目标,同时加速海外市场布局。“目前我们在马来西亚、匈牙利和印度都已设立分公司,其中匈牙利工厂预计今年10月建成投产。”该公司还将重点推进海外基地和售后服务中心建设,以完善全球服务网络。

今年拟推进17宗省市重点项目

豪鹏新能源和鹏锦智能的快速发展,正是潼湖镇重点项目加速推进的生动缩影。

去年,潼湖镇全力推进产业用地保障,完成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红岗片区约1500亩用地保障,成功引进东君、力进等13个新项目,推动宇泰通信、波顿电子等4个项目开工建设,并实现TCL华瑞照明、鹏锦智能等13个项目竣工投产。全年新增70家入驻企业,企业主体数量增加514家,增速位居全区首位,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突破105家,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2025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7%,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突破200亿元。”潼湖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瑞清透露,今年该镇将推进省、市重点项目17宗,其中新开工2宗、续建15宗,计划总投资265亿元,预计达产产值455.4亿元。截至目前,项目累计完成建设投资67.46亿元。根据年度计划,2025年将完成投资40.35亿元,其中一季度已实现10.9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27%,实现良好开局。

今年,潼湖镇将坚定“一带两圈”总体格局,实施一二三产全域招商,重点围绕豪鹏新能源、亿纬等龙头企业开展链条招商,构建更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力争新能源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20亿元;围绕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前沿风口,紧密联动港之龙、深圳市微波通信行业协会等招商盟友,力争全年新招引新兴产业项目不少于5宗;围绕TCL华瑞照明、豪鹏新能源等企业剥离研发设计、货物运输、批发服务等高附加值产业,引导潼湖商会、香港惠州仲恺社团总会等参与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建设,力争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突破10家。

实施21宗集体经济项目

近年来,潼湖镇紧抓机遇,推动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方面,累计完成200公里农村道路提标、140公里污水管网建设,道路硬底化率、污水治理率从不足20%跃升至90%以上。同时,盘活闲置资源,打造全镇首个综合文体公园、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等民生设施,“村BA”等文化活动深受群众欢迎。文旅产业亮点纷呈,黄屋村炮仗花登陆央视《大美中国》,“潼湖生态自驾游”获评市“最美农村路”,全年吸引游客超20万人次,带动户均增收5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潼湖镇通过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4个专项规划,实现镇村规划“从无到优”的跨越。作为全市首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示范项目,仅90天完成土地流转4623亩、新增耕地845.57亩。高标培育赤岗、玳瑁2个省级典型村,打造“美丽庭院”180个。潼芯米、东江薯等特色产品带动10个行政村经营性收入突破20万元,11个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整体增幅达48.84%。

2025年,潼湖镇将重点推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培育文旅产业、擦亮镇村风貌等三方面工作,计划新增耕地不少于1200亩,链式盘活山水林田塘等资源资产,推动21宗集体经济项目落地,打造全镇首家特产店暨电商直播基地,力争11个行政村经营性收入全部超20万元。加快推进黄屋村三角梅瀑布花屿、美丽乡村走廊等新场景建设,推出“环潼湖行”精品旅游路线,力争游客量再增25%。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邱舒婷 通讯员刘慧婷 黄希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