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商埠再启新程,政民携手共筑家园

古城改造一期将添1200个停车位

2025年05月15日惠州日报博罗新闻
字号:T|T
    博罗古城。

博罗古城。

    博罗革命演讲旧址综合配套项目已于去年10月竣工验收。

博罗革命演讲旧址综合配套项目已于去年10月竣工验收。

繁茂的古榕如伞盖擎天,树影婆娑间,老茶客们围坐石桌啜饮谈天,鬓角斑白的老者逗弄着膝下孩童,欢笑声在公园内飘散……走进新投用的博罗县塘滩路公园,常能感受到浓厚的市井生活气息。

作为博罗县古城改造工程稳步推进的缩影,塘滩路公园的投用为当地居民注入了更多的期待与信心。“环境干净整洁,停车不再发愁,生活更加舒心便捷,希望古城改造的进展能再快一些!”在古城周边上班的居民谌玲玲说。

这场始于民心、成于众力的城市更新工程,正让千年古城在时代年轮中舒展新颜。

解决痛点

将新建改造多个停车场

“门前修路是暂时的,往后生意肯定更兴旺!”环城路老字号店主阮佛显的话,道出了老街商户的共同心声。当施工机械开进商道,此起彼伏的电钻声中,沿街店主们自发支起“爱心凉茶摊”,冰镇的罗汉果茶、绿豆汤送抵工地,成为古城改造工程现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居民的热心支持,离不开当地社区干部的多次入户走访沟通。罗阳街道东区社区党委书记王子英介绍,该社区在2024年10月着手开展入户走访工作,向周边居民介绍外立面改造等古城改造工程的内容,介绍古城改造的目的和未来效果。“在入户走访的过程中,‘停车难’是众多居民‘吐槽’的共同问题,而这恰是古城改造工程希望解决的‘痛点’。”王子英说。

根据相关规划,博罗县古城改造工程将在古城东部、西部、南部等片区修筑、改造多个停车场。博罗建工集团古城改造项目设计负责人翁海友介绍:“待古城改造一期工程完工后,大约可提供1200个停车位。”

立足日常生活中的“痛点”,展望古城改造后的“亮点”,再结合塘滩路公园的投用、博罗古城革命演讲旧址的焕然一新等可见可触可感的变化,越来越多居民清晰地看到古城焕新的图景。

政民同心

奏响全民参与“协奏曲”

追溯博罗古城脉络,自明清形成“三街六十四巷”格局以来,这里便是东江流域的文化商贸重镇。但岁月侵蚀下,基础设施滞后、历史建筑老化等问题逐渐凸显,修缮改造成为守护城市记忆的必然选择。

2023年以来,博罗县委、县政府深入实施“老城区新活力·提品质补短板”项目,以“1核心·2门户·3组团”空间结构破题,覆盖罗阳街道4个社区,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全力完善基础设施配套,致力于提升古城新活力,精心活化古城的历史风貌与文化韵味。

自去年10月一标段动工以来,塘滩路公园已完成改造并向群众开放;北门广场改造基本完成,塘滩路、榕新路、解放中路、环城路的道路提升改造进度已超95%。除此之外,县城老中医院片区配套提升项目1#、2#停车楼与3#商业楼主体已封顶,计划于今年9月竣工;博罗老城西部集散中心停车综合配套项目已完成停车楼吊装、商业楼主体结构和砌筑,计划于今年8月竣工。

这些“看得见的改变”背后,离不开居民们主动配合入户测量、协商外立面改造方案等“看不见的支持”。“每天路过都要瞧瞧进度,就像看着自家房子装修。”居民徐先生的话语,道破了古城改造的群众基础——这不是施工方的“独角戏”,而是全民参与的“协奏曲”。

接下来,古城改造项目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有效弥补片区在城市生活配套、道路设施等方面的短板,实现区域功能的优化与品质的全面提升,全面推动老城有机活化,努力成为广东省老城文旅新名片、惠州市文化旅游新标杆、博罗县对外交流新窗口。

从千年古城到活力新城,变的是街巷容颜,不变的是文脉传承;改的是城市功能,凝聚的是民心所向。当政心民心在改造中同频共振,这座承载着岭南记忆的老城,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逐步焕发出新的生机与魅力。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卢泓宇 通讯员杨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