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手们在比赛中。惠州日报记者朱金赞 摄
惠州日报讯 (记者游璇钰 实习生梁心芸)5月15日,2025年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最美旅游公路建筑技能竞赛在龙门县麻榨镇中心村千年古榕驿站广场举行颁奖仪式,标志着为期半个月的技能比拼圆满落幕。
本次竞赛由惠州市总工会主办、中建五局粤东公司承办,聚焦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员和砌筑工两大工种,吸引来自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项目建设的200余名一线职工热情参与。经过初赛理论选拔和决赛实操角逐,最终18选手及团队分获一、二、三等奖,为惠州市“百千万工程”重点项目高质量建设注入技术动能。
“造血振兴”累计培训400余名村民
作为2025年惠州市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赛事紧扣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最美旅游公路建设需求,设置BIM技术员个人赛与砌筑工团体赛两大项目。初赛阶段,选手需通过理论考试,内容涵盖《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二级BIM技术员和三级砌筑工的技能要求。决赛实操环节,BIM选手在3小时内完成模型创建与信息录入,砌筑工团队则需协作砌筑指定造型墙体,并严格控制精度误差。
“竞赛标准远高于日常施工要求。”砌筑工一等奖团队代表周英雄表示。从业20年的他坦言,比赛中对砖缝间距、墙面平整度的严苛考核,倒逼团队反复打磨细节,“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必须带到实际项目中”。评审专家团代表戴秘指出,竞赛不仅检验选手的建模能力,更推动技术落地:“通过虚拟模型提前发现施工矛盾,能大幅降低返工率,让公路和驿站建得更高效、更美观。”
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徐海东在颁奖仪式上强调,技能竞赛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数据显示,近三年全市累计开展劳动竞赛129项,覆盖39个行业。本届竞赛中,中建五局等承办单位还通过“乡村工匠培育计划”“信·和”夜校等平台,累计培训400余名村民掌握专业技能,实现“输血帮扶”向“造血振兴”转变。
以赛促建赋能重点项目攻坚收官
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最美旅游公路是惠州市“百千万工程”的重点项目,目前总体完工率达90%。本次竞赛在鳌溪千年大榕树下举行,旁边道路即是施工现场,直接将赛场与工地衔接。决赛当天,砌筑工团队在户外精准垒砌砖墙,BIM选手在临时机房内构建数字模型,虚实结合的场景生动展现“工匠精神”的现代内涵。
“竞赛成果将转化为生产力。”龙门县“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王伟雄表示,获奖选手的技能标准已被纳入项目施工手册,未来将在全线推广。中建五局华南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郭连山介绍,企业已建立“传帮带”机制,确保砌筑精度、BIM应用等标准落实到每个施工环节。此外,本次竞赛还评选出6家优秀组织单位,推动形成“企业重技能、职工练本领”的良性生态。
随着颁奖仪式结束,2025年惠州市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正式进入多赛道推进阶段。据透露,今年我市还将举办人工智能、托育服务、快递行业等8项市级赛事,共计覆盖职工达4.8万人。本届竞赛获奖选手除获得奖金、证书外,还可优先参与职工疗休养活动。目前,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最美旅游公路建设已进入冲刺期,竞赛培育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将为项目高质量收官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