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生活有问题,问问AI?年初DeepSeek在全网爆火,吸引越来越多人运用AI工具赋能生活。
如今,人工智能的影响力版图不断拓展。从辅助编辑、制作PPT、设计海报,到深圳“AI公务员”上岗、DeepSeek化身“恋爱军师”,再到惠州推进政务服务领域“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正在深度融入我们的生活。
AI时代滚滚向前,当AI创新应用集群式涌现,也向我们抛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借助人工智能更好地赋能生活?
(一)
AI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重构生产、生活、治理范式的“元能力”,其赋能效应已渗透至社会毛细血管。
AI打开新质生产力新的发展空间。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推动产业结构深刻变革,带来生产力的巨大飞跃。AI通过对各类数据的深度分析和处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能。比如,TCL用AI模拟试验取代产线投放试验,不仅提高了效率,更节省了成本;广西钢铁集团通过AI技术实现了“智能炼钢”,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农业领域,通过智能化传感器、无人机系统和卫星遥感等设备,实时采集关键数据,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决策支持。
AI驱动社会“智”理新引擎。当前,AI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重塑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社会治理结构发生深刻变革。AI依托海量数据、超级算力与智能功能,构建起多元平台与服务界面,重塑政府与社会的交互模式。比如,在区域经济治理领域,惠阳政务服务引入DeepSeek大模型,对区域经济数据、产业链动态进行深度智能挖掘,直观展示出惠阳区各个区域的投资热度和发展潜力,让企业在投资选址时能够有的放矢。在政务效率领域,深圳市福田区引入70名AI数智员工,负责公文处理、民生服务等240个业务场景。AI数智员工的引入使得办事效率大为提升,个性化定制生成时长从五个工作日锐减至分钟级,公文规范性修正准确率超95%,审核周期较人工操作缩短90%,整体差错率被控制在5%以内。在民生领域,杭州翠苑一区小区通过人工智能小程序“线上呼”,精准感应孤寡老人家中马桶用水情况,从而监测老年人的实时动态,及时生成AI预警工单。
AI成为弥合数字鸿沟的新路径。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数字断层”态势愈发复杂。数字鸿沟不仅加剧了不同群体在发展机遇上的不均衡性,更导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日益分化的生存环境。在此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其独特的赋能优势,致力于弥合数字鸿沟带来的裂痕,通过智能化手段推动资源分配的公平化与机会获取的普惠化。仲恺高新区一民办学校借助AI实现与一线名校的师资、课程实时共享,开辟“无边界学习”新方式。数字金融是弥合数字鸿沟的重要途径,大数据技术让小型企业也能获得普惠金融服务。一支付企业通过使用AI,对小微商家信贷资质和额度进行审核,小微商家只要上传合同、发票、流水等原始材料,AI就可以为其实现“自证提额”,无须人工干预和审核。
(二)
诚然,AI为我们的生活打开了全新的方式,但也要认识到,AI是一把双刃剑,需要用对用好。
经过一段时间使用,不少人发现在使用AI时,数据的真实性出现了偏差。一旦AI深度伪造数据,将为各行业带来巨大风险。同时,由于AI算法的决策过程对用户和开发者来说是不透明的,会出现“黑箱”效应。特别是在医疗领域,如果AI系统作出了错误的诊断,医生因无法理解其背后的逻辑而难以及时纠错,将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面对能力超强的AI,许多普通人开始焦虑,手中的“饭碗”还能保住吗?这种焦虑不仅关乎个体职业存续,更是一个触及就业结构、社会公平与人类文明价值的深层次命题。
如何让AI不仅仅是效率工具,更成为“技术向善”的桥梁?这就需要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发力。
政府一方面要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技术红利,出台更具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创造更优越的发展环境,主动让AI赋能传统产业发展。惠州拥有坚实的制造业基础,要借助AI技术的强大驱动力,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进而巩固并拓展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为跻身万亿城市行列注入强劲动能。
另一方面,要加强AI技能培训,提升干部群众的数字素养,为有效应对AI时代带来的技术革新与社会变革浪潮筑牢人才根基,助力群众精准把握并融入最新涌现的就业岗位。去年10月,深圳开展“以学促干、拥抱AI”系列培训工作,构建全面覆盖的分级分类培训体系,并创新开设深入基层、惠及广大党员群众的“AI夜校”,在全市范围内掀起学习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热潮。
企业要不断扩大AI应用场景。从生产制造到市场营销,从供应链管理到客户服务,以AI之力激活企业发展的“一池春水”,让创新活力如泉涌般奔涌不息。同时,企业要制定AI安全监管制度,筑牢数据安全的坚固防线,防范算法“黑箱”等潜在风险,确保AI技术在合规、稳健的轨道上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作为普通民众,我们正身处AI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浪潮之中,需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进取的姿态,主动适应,不断学习AI知识、掌握AI技能,让AI成为我们的“工具”。逃避AI只会让我们与时代脱节,陷入被动与焦虑;而主动拥抱AI,始终坚守并锤炼独立思考能力,才能让我们在AI浪潮中稳稳立足。
惠州日报记者谭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