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构建“近悦远来”人才生态

人才专家企业家齐聚一堂共话发展

2025年05月22日惠州日报惠东新闻
字号:T|T
    “协同创新—共话发展”会客厅上,专家学者为惠东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协同创新—共话发展”会客厅上,专家学者为惠东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5月20日,惠东县第四届“人才日”和第三届“企业家日”开幕。来自各领域的高层次人才、省农科院专家、省医疗卫生人才“组团式”紧密型帮扶服务团以及惠东的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共话发展、共谋未来。

共认定山海人才2300余人

线上线下同步发力、县内县外统一推介,惠东陆续举行惠东创新创业环境展、集中授牌仪式、专家会客厅、洽谈项目入驻惠东等主场活动,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动开展人才培训、平台展示、招才纳智、沙龙对接、联络联谊、政策入企等活动。

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吸引人才和企业家的强磁场。惠东有许多创新创业企业平台,如美新、宇新、润泽、海龙、卡宾创业园、LNG、两大科学装置、太平岭核电等一批重点企业平台星罗棋布,汇聚成惠东创新发展的动能优势。

为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惠东推出“山海人才卡”,为新一批人才和企业家代表颁发。山海人才卡是经县委组织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发放,作为高层次人才享受有关政策待遇、办理相关服务事项的凭证,分为特级卡、A类卡、B类卡。目前共认定惠东县山海人才2300余人。

活动还发布了惠东最美研学路线。路线串联“红色教育、海洋科普、非遗传承、生态体验”四大主题,将为游客打开了解惠东的全新窗口,让惠东成为大湾区研学旅行的首选目的地。

“惠东有红色基因,也有创新沃土,更有怡人的绿美景色。”惠东县有关负责人表示,惠东始终以最大诚意厚待人才、服务企业,诚邀各界有志之士走进惠东、选择惠东、投资惠东,与惠东共奋斗、向未来。

惠东县相关部门结合县第四届“人才日”和第三届“企业家日”,陆续举办省医疗专家团队义诊、“粤菜师傅”工程推广、参观一方海海洋牧场和院士专家驿站,青年干部人才交流座谈会、教育系统高层次人才联谊会、惠东县老科学家科普报告会、青年夜校(第五期)、第三届年轻干部成长训练营、乡村振兴大讲堂及云聘会直播带岗等多项活动。

多个科创项目入驻挂牌

近年来,惠东锚定“人才强县”战略,构建起“引育留用”全链条生态。这里既有核电、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产业集群,也有新材料、大数据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既有“粤菜师傅”“南粤家政”等技能人才孵化基地,更有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开幕式当天,多个项目与惠东达成合作。

其中,香港大学华俊教授团队入驻惠东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挂牌“香港大学牡蛎育苗工作站”)。惠东海洋资源得天独厚,该工作站将依托惠东的蚝产业基础,打造现代生蚝育苗基地,推动惠东从“蚝产量大县”向“蚝产业强县”跨越。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创意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入驻惠东县榕昇大康休闲中心(挂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创意农业工作站”)。惠东农业资源丰富、文旅资源独特,该工作站将深度挖掘“农文旅”潜力,通过创意农业赋能乡村振兴。

中山一院、省妇幼保健院等省医疗卫生人才“组团式”帮扶团队在开幕式上集体亮相。据悉,惠东目前建成县域医共体“1+2”模式,覆盖全县20家医疗机构。此次省医疗卫生人才“组团式”帮扶团队聚焦心血管、肿瘤、骨科、儿科、产科等重点专科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群众享受到更优质、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此外,广东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与惠州吉邦精密有限公司达成合作;纳米铜墨水新材料项目在惠东落地;香港鞋业商会也将与惠东开展鞋业合作。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很荣幸有机会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带领团队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贡献力量。”祖籍惠东安墩的牛津大学工程学博士、广东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张书彦说。接下来,该团队将深化产学研合作,在专业检测分析、增材制造等领域,与惠东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和持续合作。同时聚焦青少年成长,深化院校合作,扩大科普教育覆盖面,为家乡培育更多“未来科学家”。

专家学者为产业经济发展建言

当天活动还举行“协同创新—共话发展”会客厅环节。高校专家学者以及行业协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围坐一堂,围绕海洋经济、鞋业产业、红色文旅研学等领域开展对话,为惠东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惠东县坐拥218公里海岸线。近年来,惠东对海域资源进行摸底、评估,聚焦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力求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为了进一步发展惠东的海洋经济,发挥其在大湾区发展中的潜力,惠东可以探索‘海洋养殖+滨海旅游’融合模式,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以科学为锚点展开产业布局。惠东的生蚝不仅限于好吃,更要形成完整的产业。”香港大学生物科学学院教授华俊说。

惠东“中国女鞋生产基地”名声在外,在智能化升级、产业链优化等方面如何突破?“过去我们拼的是代工和产量,现在必须向数字化升级、产业链优化等方面进行突破。”广东鞋业厂商会会长许容金介绍,面对市场压力与技术变革的双重夹击,惠东女鞋需要在3D打印、研发中心建设、材料升级等三方面发力。如今,从设计到成型,鞋子的生产可以实现全程数字化,AI生成创意图纸,3D打印直接“复刻”样品,效率提升近3倍。

“产业数字化需要更多年轻人参与。”香港鞋业商会会长林广德说,希望通过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吸引更多湾区青年人才来到惠东,储备高端人才,助力传统鞋业进一步转型升级。

惠东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文旅资源丰富,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研学旅游不是走马观花,而是一场深度的文化教育之旅。”香港教育大学教授赖志成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为惠东红色旅游支招——注重原真性和可持续性。赖志成建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需要有层次分明的课程设计,并配套相应的前置材料和现场讲解,“要将红色文化、古建筑、自然景观有机融合,打造‘可沉浸、可讲述、可持续’的精品研学路线。”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赖金朗 洪鹊儿 通讯员曹媛媛 刘思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