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码下载 “惠民通” 来报料
“近期惠州市区部分路段施工围挡设置不规范,影响市民出行与市容环境。请问惠州是否已开展围挡整治专项行动?整治范围包括哪些区域?针对围挡占道、超期未拆等问题将采取哪些措施?整治工作计划何时完成?市民如何反馈违规围挡问题?”
——惠州惠民通网友2TGB××××××
最近在市区江北工作生活的居民发现,不少工地围挡拆了,有的围挡拆除后,土地正在复绿;有的围挡拆除后,损坏的路面也在重新铺设人行道……这是什么情况?除了江北,市区其他地方的围挡也会拆除吗?此前部分工地围挡导致道路狭窄、商铺客流下降,是否会相应拆除?拆除后的闲置土地又将怎么使用?带着市民的疑问,记者采访了惠州市城乡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已完成整改18处
5月21日下午,记者在市区江北街道看到,施工人员对三新南路一大厦的围墙实施拆除。附近居民经过此处时只能走在非机动车道上,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群众对拆除围墙、铺设人行道的诉求非常强烈。
惠州市城乡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外墙拆除完毕后,将组织开展人行道铺设工作,并将对道路周边实施绿化美化,保障群众安全出行,真正做到让道于民。
家住附近的居民陈雁说:“这几年来,每次路过这一段,都非常不好走,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不安全,也堵心。现在围墙拆除了,希望尽快把人行道铺设起来,让大家尽早安全舒心出行。”
5月23日上午,记者又来到金龙大道看到,施工人员拆除围挡后,正在清理场地的垃圾。“这里会尽快完成整治,提升周边的环境。”市城乡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有关负责人指着正在作业的工人说道,目前惠州出台了《惠州市开展城乡围挡整治实施方案》,着力解决“围挡乱象”,全面提升城乡围挡设施的美观性和功能性,通过精细化设计增强空间通透感,塑造整洁有序的城乡风貌,切实提升城市品质与市民幸福指数,让群众共享宜居宜业的美好环境。
截至5月20日,惠城中心区范围已排查拆除工程、闲置空地、园林绿化施工及环卫建设等各类围挡138处,其中符合规范管理标准设置26处,已完成整改18处(含拆除10处),其余94处在整改中。
靶向整治“四沿”区域
城市管理像绣花一样精细。“营造洁净雅致的城市空间,既是民生福祉所系,也是体现城市品质、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支撑。”该负责人表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惠州始终将精细化治理作为重中之重,在古韵今风的交融中走出独具特色的城市治理新路径。
此次《方案》将“四沿”地区、典型镇村等列为重点整治区域,这些区域的选择标准是什么?整治优先级如何划分?该负责人说道,《方案》将“四沿”地区和典型镇村作为整治重点,主要基于包括安全、形象、民生需求、区域协同治理、示范引领等方面的考量。
其中,沿重要交通线因安全风险高、交通流量大而成为重点,且此类区域是展示惠州城市品质的“第一窗口”,需确保围挡整洁美观;风景区则涉及形象和旅游体验,避免围挡遮挡景观、阻碍游客,维护景区风貌协调性;市际边界涉及与深圳、东莞、广州等相邻城市接壤的城乡结合部、交通廊道区域,破解边界区域监管盲区,推动区域环境一体化提升,塑造门户形象;城市周边主要基于城乡融合需求及人居环境整治方面,此类区域围挡问题突出,直接影响城乡环境品质,清理私搭乱建的围挡,有利于优化城市拓展空间。而典型镇村则着重于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典型镇村整治形成可复制的经验,带动全域治理。
整治优先级遵循“安全为基、民生为本、形象提质、长效管控”原则。优先对存在倒塌风险、阻碍消防通道等安全隐患突出的围挡,按照“摸排整治同步、边查边改”方式优先整治。其次对群众投诉集中的居民区、学校周边长期占道围挡,纳入“边查边改”清单,解决民生问题。同时,联动“百千万工程”,推动机制创新试点,探索“智慧监管”等新模式,为长效治理积累经验。
惠州通过“四沿”区域靶向整治,既回应群众关切、消除安全隐患,又推动城乡形象整体提升。下一步将强化长效监管,确保整治成果惠及更多市民。
长期围蔽的围挡7月30日前完成清拆
本次整治如何量化“通透性提升”目标?是否有具体整改周期?该负责人表示,此次围挡整治遵循原则是“减量、瘦身、退距、透绿”,对阻碍商业建筑、旅游景点、公园、广场景观向周边区域辐射的各类围挡,除必须采取围蔽措施的以外,按照“能拆尽拆、能透尽透”原则进行整治。储备地、空闲地确需围蔽的,采用金属网格围挡围蔽,切实打造开放式的城市休闲空间。
对于整改周期,《方案》中已明确,对“久围不建”、长期围蔽、“脏乱差”围挡进行重点整治,在7月30日之前完成清拆、整改和形象提升;其他需整治的围挡要在9月30日之前全部整治完成。
针对“围而不建”“久围不拆”等顽疾,惠州市城乡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将建立动态监测机制。目前,城管部门已构建“全链条闭环管理+智能化动态监测”机制,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全周期台账管理措施,依托摸底排查建立电子化台账,标注围挡位置、责任单位、审批时限、整治进度等信息,实时更新状态(如“在建”“超期未拆”“已整改”),实现“一围挡一档案”和销号管理制度。二是智能化监管手段,利用智慧城管平台,对主干道、景区周边采取摄像头云巡查措施,自动识别围挡破损、倾倒等异常情况。三是将日常监管纳入网格化巡查,将围挡监管纳入基层执法人员、社区网格员职责。四是推动社会共治网络建设,开展“随手拍”举报措施。“我们也非常欢迎市民通过‘惠州城管’微信公众号、12345热线、惠民通APP举报违规围挡,大家共同参与围挡整治。”该负责人说道。
为避免乱象反弹,接下来惠州市城乡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将按照行业管理、“谁审批、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各类围挡审批、管理、验收机制。各县(区)政府(管委会)要进一步明确属地部门、镇(街)管理范围和工作职责,确保监管无死角。同时,把握本次整治的契机,着力构建完善的审批监管体系,从而确保围挡管理工作的长效化、规范化、科学化。
据悉,惠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城乡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市自然资源局及市交通运输局联合联动,以高标准推进城乡围挡整治工作,全面规范建设围挡管理,着力消除安全隐患,优化城乡空间品质,构建长效治理机制,为建设美丽惠州夯实基础保障。
惠州日报记者谭琳
亲,您最想知道、最想解决什么问题,请在“惠民通·惠见”告诉我们,我们将竭力为您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