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 国家级井冈山经开区金鸡湖创新小镇。 图二 井冈山火炬广场。 图三 美美吉安城,巍巍五指峰。

首批全国脱贫攻坚考察点井冈山神山村。

钓源古村。

“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运营中心。

吉安伊戈尔磁电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制造数字化工厂车间。
庐陵文脉千载,吉安风华映古今。6月18日至20日,“探寻红色根脉 共话时代新声”地市媒体交流暨“百家党媒看吉安”主题采访活动在江西省吉安市举行。活动由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吉安市委宣传部指导,吉安市融媒体中心、吉安市文化传媒集团办,来自全国22个省(自治区)的100多位新闻工作者齐聚革命老区吉安,以“探寻红色根脉 共话时代新声”为主题,开展百家党媒看吉安主题采访活动,同步启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全媒体行动及“重走昭君出塞路 同心共赴新征程”跨区域媒体联合采访,成立全国地市媒体小记者联盟。
惠州日报社参加此次活动,聚焦媒体融合发展前沿,感受吉安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参与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全媒体行动。
百媒遇见庐陵之美
活动期间,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殷俊受邀作主旨发言。他以全球视野锚定媒体融合的时代航向,结合全国地市媒体融合的鲜活实践,用高屋建瓴的战略思维与丰富翔实的研究经验,带来了一场激荡思想的学术盛宴。
来自内蒙古鄂尔多斯、河北廊坊、江苏镇江、河南开封、浙江嘉兴、江西吉安等地媒体代表交流发言,聚焦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之策、市级媒体融合改革之法展开深度探讨,在红色土地绽放思想之光。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共享优质新闻资源、共育全媒体人才、定期开展业务交流、共研前沿技术、协同推动传播变革成为与会人员的共识。
主题采访活动启动后,媒体记者们聚焦吉安红色基因传承、打造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乡村振兴等主题,深入吉州区、泰和县、井冈山等地开展采访,接受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感受吉安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在吉州钓源古村,泰和蜀口洲、马家洲,后河·梦回庐陵等地,他们深入探寻庐陵文化,见证吉安是如何让传统文化在现代语境中焕发生机。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神山村、长征研学基地,在历史的回响中,深切感受了井冈山精神穿越时空的磅礴力量。
媒体记者们纷纷表示,吉安重峦叠嶂间赣江蜿蜒流淌,井冈山的翠柏与庐陵古村的白墙黛瓦相映成趣,处处是如诗如画的山水画卷,而井冈山精神更是穿越时空,闪耀着信仰的光芒,成为刻在吉安骨子里的精神烙印。
“这片土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孕育出独特的庐陵文化,文风昌盛,英才辈出。”镇江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王丰江表示,吉安与镇江相隔千里,一地以井冈山精神激荡山河,一地以茅山烽火照亮前路,红色基因早已成为我们血脉中共同的精神密码。作为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我们要紧扣“用好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部署,以实际行动回应时代命题。
“此次交流学习让我收获颇丰,吉安市融媒体中心的发展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值得借鉴。”惠州日报社总编辑助理、融媒体指挥中心(总编室)主任李建国表示,这是他第一次踏上吉安这片历史文化与红色基因交织的土地,留下四个深刻印象:一是“红”,井冈山的革命历史遗迹承载着厚重的红色记忆,让人深切感受革命岁月的热血情怀;二是“秀”,钓源古村、蜀口洲等地,展现出绿水青山的江南景致,赣派建筑的独特风格更添文化韵味;三是“古”,以欧阳修、文天祥为代表的文人留下丰富的精神遗产,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的文化传统在古村古建筑中随处可寻;四是“新”,吉安的发展令人欣喜,干净整洁的城区街道、农文旅深度融合的项目开发,将历史文化、田园风光与山水资源巧妙结合,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
“十大攻坚战”奏响发展强音
仲夏时节,庐陵大地生机盎然。2025地市媒体交流暨“百家党媒看吉安”主题采访活动,以及第二届庐陵文化生态旅游节开幕式暨“我的井冈行”红色研学品牌发布会相继举行,吉安以饱满的热情和充分的准备,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
高质量发展是时代最强音。近年来,在这片承载中国革命星火燎原的红土圣地,545万吉安儿女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按照江西省委、省政府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部署,聚力打好培育壮大千亿产业集群等“十大攻坚战”,以矢志不渝的信念、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奋力描绘革命老区经济社会蓬勃发展新画卷。
自2023年10月谋划推出“十大攻坚战”以来,吉安经济社会发展动能强劲、生机勃发。
一个个项目、一组组增长的数据,诠释着攻坚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质效。项目引进成果丰硕,新引入17个投资总额或预计产值过百亿的“双优”项目,数量创历史新高。改革创新亮点纷呈,普惠金融、闲置低效用地盘活机制、亲清连心政企恳谈会制度等改革案例成为全国典型。水运经济加快发展,港口吞吐量增长159%。生态优势持续巩固,市、县“两山”公司营收增长44%,40个具体行动、490个年度重点项目加速推进。
吉安加快构建多极支撑、富有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市电子信息产业营收2033亿元,增长12.3%,产业联盟发展会员企业506家。新材料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分别实现营收930亿元、790亿元,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新能源等产业快步提升,新增省级产业集群、中小企业特色集群数量均列全省第一……
在“十大攻坚战”首个完整年的2024年,吉安以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之效筑牢高质量发展硬支撑,交出了一份振奋人心的攻坚答卷。2024年,吉安全市GDP同比增长5.7%,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并连续多年获评全省综合性考核先进市。
努力建设全国红色基因传承先行区
乡村全面振兴是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吉安一方面大力保护和利用红色遗存,努力建设全国红色基因传承先行区;另一方面大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走出一条“红色引领、绿色崛起、金色富民”的乡村振兴之路。
吉安革命旧址有970多处,是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吉安充分保护和利用红色遗存,打造红培基地、红色景区、红色名村,尤其是把井冈山红色研学由山上向山下延伸,串点成线打造多条精品红色研学路线。
据统计,2024年,吉安全市红色教育培训43.99万人次,红色教育培训人数同比增长18.49%,红培向山下拓展3.7万人,让更多群众在红培产业发展中实现增收致富。
吉安是农业大市,如何迈向农业强市,关键是要抓住“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这个“牛鼻子”。这几年,吉安以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提升攻坚为抓手,奋力做强农业品牌。
在持续攻坚下,“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影响越来越大:荣登“2024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指数TOP100”全国第7位、江西省地市级排名第一,影响力指数962.43,品牌价值高达122.89亿元。
插上“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翅膀后,吉安数百款、上亿元农产品走俏海内外,不仅在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内畅销,还登陆柬埔寨、捷克、英国、法国、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已拥有授权企业397家,年销售额超过120亿元,带动50万户农户增收致富,冠名农产品平均实现溢价21.8%。吉安正在绘就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图景。
素材提供 吉安市融媒体中心
文字整理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本版图片 吉安市融媒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