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

全力建设示范项目 筑牢妇幼健康根基

2025年06月30日惠州日报专题/要闻
字号:T|T
    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

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

妇幼健康是公立医院改革与健康中国战略的基石。在粤港澳大湾区东翼,一场惠及数百万妇女儿童的系统性改革,正依托中央财政支持的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在惠州展开。

作为妇幼健康领域的龙头,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以建设示范项目为轴心,以重点专科、数字中医、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等为驱动,重塑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范式,为大湾区妇幼健康筑牢根基。

锻造重点专科 构筑妇幼重症救治高地

阳光洒在爬行垫上,6个月大的欢欢(化名)正开心地摇晃彩铃。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半年前出生时,这个胎龄仅26周、体重仅950克的“掌心宝宝”,曾因呼吸窘迫、喂养不耐受命悬一线。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团队实施98天个体化救治——精准呼吸支持、严格感染防控、营养强化——最终宝宝脱险且体重稳步增至3300克出院。团队更未雨绸缪,为其注射长效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预防抗体,为脆弱生命筑起保护屏障。

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是临床重点专科均衡建设项目的培育项目之一。欢欢的“新生”故事,生动诠释了该院以专科建设撬动救治能力跃升的战略。作为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依托示范项目推动专科建设是其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目前,该院拥有10个重点专科、3个省级保健特色专科、2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5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设置市名医工作室2间,彰显硬核实力。

建院14年,该院分娩的新生儿突破11万个,分娩量连续八年稳居全市第一,产科、儿科服务人次数居全市第一。

该院中医科是广东省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工作示范基地建设单位,中医儿科是全省妇幼保健机构中唯一入选省级“十四五”省级中医药临床特色专科的建设项目。医学遗传与产前诊断科是广东省地贫防控分中心、市级出生缺陷防控中心。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填补惠州空白,在粤东地区率先开展射频消融减胎手术。

该院正以重点专科建设为支点,撬动区域妇幼健康体系的全维升级。随着未来儿童健康大楼的启用和“全周期健康管理”模式的深化,这家守护了数百万妇女儿童健康的湾区妇幼枢纽,将继续书写“以专科强根基,以创新赢未来”的高质量发展篇章。

推进数字中医

织密妇幼健康“防护网”

走进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中医诊区,一台台会“望闻问切”的智能设备引人注目。患者陈女士按指引操作,仅4分钟,中医四诊仪便精准捕捉其舌象、脉象甚至面色特征,生成个性化的中医体质报告,并给出运动、起居等调养建议。这并非科幻场景,而是该院“数字中医”示范项目的日常缩影。

实际上,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一直高度重视“数字中医”示范区建设项目,强化中医药现代化新服务。早在2019年,该院就在全市率先引进红外热成像检测仪及中医经络检测仪。

“我们从‘诊前’体质辨识到‘诊中’辨证施治、辅助诊疗,再到‘诊后’健康管理,构建了‘数据驱动决策、智能辅助诊疗、云端健康管理’的中医药特色智慧服务闭环。”该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标志着精准化、个性化中医药服务新模式诞生。

为完善中医药服务,将中医药特色项目融入妇幼保健全生命周期,该院持续推进“数字中医”建设,并同步发力中医儿科建设省中医药特色专科。

该院还通过引进省级专家团队、设置专项经费支持院内适宜技术改良推广、外派专科医务人员进修学习等方式,培育人才,提升专科综合服务能力。

在中医科普宣教方面,该院则打造中医药精粹展示区、拍摄药茶养生视频、组织义诊等,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让中医药保健文化深入人心。科普视频《岭南寻百草——中医文化,“艾”的传承》获首届说医解药大赛全国二等奖。

发力智慧医院

打通妇幼健康“数据孤岛”

“孕期产检7次,重复录入部分相同信息6次”——类似这种曾让基层医护人员头疼的问题,将被惠州市妇幼健康信息管理平台彻底改写。

该平台构建起覆盖基础信息、婚前保健、孕产管理、两癌管理、出生缺陷防控、儿童发育监测等数十个模块的“数字神经网络”。

“平台最大突破在于破除数据壁垒。”该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全市高危孕产妇定位精准管理将大幅提升,地贫基因数据可动态更新,新生儿遗传病筛查将实现“初筛-诊断-干预”的全程闭环管理......

平台的价值在于“减负提效”:减轻各基层工作人员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打通妇幼信息与各级医疗机构系统间的壁障,减少多平台切换,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例如,基层保健院医生可直接调取市级医院胎儿超声影像,跨机构信息互联互通甚至远程会诊成为现实,大大减少患者重复检查和奔波之苦,以及减少群众经济负担。

同时,运用平台建成传统服务领域乃至特定健康监测阶段的全面健康服务管理体系,及时掌握高危儿、高危孕产妇等重点人群就医、随访情况,将提升决策的精准性,为公共卫生策略的调整提供依据。

技术创新赋能

护航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产妇突发羊水栓塞,血压骤降!”“产妇突发脐带脱垂!胎心骤降至60次!”在惠州市妇幼技能培训中心,学员们借助带AR系统的高级产妇模拟人紧张演练。这是不久的将来,全市妇幼机构医务人员代表培训的图景。这套先进设备能模拟数十种产科危急重症,实时生成操作指引和评价报告。

“传统培训依赖‘可遇不可求’的真实病例,年轻医生十年难遇的危重状况,现在可反复实战模拟。”项目负责人道出科技赋能的价值。这正是该院负责建设的“惠州市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的核心项目之一——“一中心”:惠州市妇幼技能培训中心。该中心将面向全市妇幼机构医务人员开放,集急救、教学、妇幼专科诊疗技术三大技能培训体系于一体,配备高级产妇模拟人(带AR系统),高级儿童模拟人(带AR系统)、腹腔镜及宫腔镜手术模拟训练系统等,全面提升妇幼机构医务人员应对孕产妇、新生儿急危重症的救治能力和专业技能,助力公立医院改革及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建成后,将成为珠三角地区唯一同时拥有三套高端模拟系统的技能培训中心。

另一个关键支撑是“一平台”:惠州市妇幼高质量科研平台。该平台将开展两大核心项目。

首先是建立惠州市地中海贫血基因变异数据库。通过中央资金为全市约6000名人员进行免费筛查,弥补健康人群的地贫基因库的患病数据模型。以大数据精准指导临床诊治、产前诊断与遗传咨询。

另一个核心任务是构建生物样本库,旨在打造惠州市妇幼系统首个获得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人类遗传资源保藏”行政许可的生物样本库。通过对临床提供的大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深化妇幼重大疾病机理探索,加速科研成果向临床转化应用,推动科研环境优化与创新。

公立医院改革任重道远。该院将以示范项目为总抓手,全方位推进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以点带面辐射全市妇幼健康事业蓬勃发展,持续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医疗保健服务。

惠州日报记者周智聪

通讯员李惠婷

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