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开办是营商环境的“首道门”,商事登记便利度则是丈量营商土壤肥沃与否的“第一把尺”。为激活市场主体活力,今年5月28日,惠阳区依托“广东省市场准入信息系统”与“惠阳商馆”企业一站式服务平台,正式上线“惠阳区商事主体登记智慧审批系统”,以“算法”替代“人跑”显著提升了行政审批效率。截至6月24日,首先上线的市场主体住所信息核验功能,已受理住所核验申请921笔,5天内办结率为92.14%。系统预计年内全面建成,届时将实现经营主体营业执照“一点受理 全区通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惠民服务理念落到实处。
政策引领+数字赋能 打造高效审批模式
在企业开办流程中,场所证明是办理营业执照的“关键环节”。以往,不同镇街申报流程、负责部门、审核标准各不相同,企业和群众常需在村社区、镇(街道)、部门等之间来回奔波,因材料不规范反复修改,大大延长了办理周期。
为破解这一难题,惠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贯彻落实《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惠州市市场主体住所登记管理规定的通知》(惠府〔2024〕49 号)和《中共惠州市惠阳区委 惠阳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的通知》要求,依托“广东省市场准入信息系统”与“惠阳商馆”企业一站式服务平台,打造“惠阳区商事主体登记智慧审批系统”。同时,成立由区市场监管局牵头,多部门协同的智慧审批改革专班,全力推进市场主体登记数字化转型。
为确保改革协同高效推进,惠阳区成立了由区市场监管局牵头,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区公安分局、区自然资源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以及各镇街共同参与的智慧审批改革专班,合力攻坚市场主体登记数字化转型。
惠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审批服务股负责人介绍,该系统打破了以往各地信息“孤岛”,以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时限标准为基础,构建了“智能导办—自动核验—线上审批”的全链条智慧审批模式。其核心亮点在于,对市场主体设立、变更、注销以及最关键的市场主体住所信息核验等高频业务,实现了流程再造和极速审批。目标是打造一个标准化、智能化、透明化的登记服务体系,以“数据”激活“效能”,显著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
今年5月28日,该系统正式上线,并先期开通了市场主体住所信息线上验证核实功能。
AI加持“指尖办事”重塑服务体验
新系统带来的最直观变革是实现了“高效的线上登记”。
“只需在线上传地皮单、老三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或水电费单等其中一项能证明住所使用权益的材料即可。”该负责人介绍,系统内置的“AI帮办”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申请人“智能填表”,辅助生成《惠阳区市场主体住所信息验证申请表》、《惠阳区市场主体住所信息验证承诺书》、《惠阳区市场主体住所信息验证核实表》这三份标准化文件。
“过去最头疼填表规范问题,现在系统自动生成文件,我只需核对。”惠阳区淡水德创电子商务商行负责人李学英说,作为惠阳区新系统的首批受益者,极大增强了他在惠阳投资经营的信心。
“翟记茶果”负责人翟国志对此深有体会。“过去为了办个场所登记,没少跑地方,费时费力。现在好了,在家里就能完成,省心省力!”
申请提交后,系统会即时将核查任务同步派发至相关镇街及部门,并联推进核查工作,以“数据”激活“效能”。“一般情况下,市场主体场所核查可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即便是情况较复杂的,也能确保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并反馈结果。”该负责人强调。与过去繁琐的纸质材料提交和多部门奔波形成鲜明对比,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完成关键环节的办理,周期大幅缩短,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惠民服务理念落到了实处。
至6月24日,该系统共受理市场主体住所信息验证核实业务申请921笔,5天内办结率为92.14%。
年内系统将持续升级 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系统的成功上线,离不开扎实的前期工作和贴心的后续服务。在系统开发建设阶段,惠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就组织专项调研小组深入全区9个镇街,聚焦房屋产权证明开具过程中的各类堵点、难点问题。同时,与各部门、镇街建立了常态化协作机制,通过联席会议、信息共享、联合核验等方式,及时破解企业、个人在证明开具中遇到的疑难杂症,为系统顺利运行扫清了障碍。
为提升知晓度和使用率,惠阳区通过政务大厅电子屏滚动播放、“惠阳发布”微信公众号精准推送等方式,广泛宣传《惠阳区市场主体登记智能审批操作指南》短视频,直观演示系统操作流程。同步组织覆盖全区各镇街、相关部门的业务经办人员专场培训会,重点围绕智能导办、材料核验等实务操作进行详细讲解,确保一线审批人员熟练掌握新系统,全面提升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
目前,惠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在紧锣密鼓地完善系统功能模块,计划于今年8月起,陆续上线“房产地址登记信息与现实地址信息线上核验功能”以及“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功能”等新模块,预计年内系统全面建成,届时还将实现经营主体营业执照“一点受理、全区通办”。
从破解“场所登记难”入手,惠阳区通过政策引领、AI智能驱动、数字赋能、部门协同,打出了一套优化营商环境的“组合拳”。这套AI赋能的智慧审批系统,显著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充分释放了市场主体活力,更以“指尖可及”的极速体验,让惠阳的营商土壤更具吸引力。
惠州日报记者许文昌 通讯员张春花 吴飚 黄翊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