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场边尽是绿油油的杂草,天空一碧如洗,穿着白色仪仗队礼服的队伍在鲜红的五星红旗下排列整齐,鼓手微微抬起下颚,锐利的目光注视前方,表情自信张扬。那荡气回肠的奏乐声响彻了整个校园,也回荡在我忧伤的童年。
那是为了参加全市的仪仗队表演比赛,学校精心挑选的一支队伍。我们学校很小,一个年级也就一个班级,五六年级的同学一起凑成一支少年仪仗队,所以六年级没能参加的女生也就寥寥的几位差生。是的,我也在差生行列中。
我常常装着很潇洒的样子,把书包带往肩上一挥,头也不回地走出校园。然而又有谁知道,每天的那个时候我是怎样的心神不宁。回家后,我没有心思做作业,只要音乐有序地奏响,我就忍不住跑到姑母的楼顶上,偷偷地看着远处围墙内那一双双灵巧的手是怎样奏出美妙的音乐。
音乐结束,我便黯然神伤地下楼,姑母埋头绣花,她从来没问过我上楼顶的原因,但我隐隐约约感觉她是知道点什么的。她的手粗拙但却麻利,绣花针在布上穿来穿去,遒劲有力的枝条上一朵朵小巧玲珑的梅花美丽绽放。我坐到姑母的旁边,听她喃喃自语:我最喜欢绣梅花了,淡雅,无需绿叶陪衬,独立、坚强……傍晚的阳光略带忧郁的光辉照在我的身上,我循着针线窜上窜下,看薄若蝉翼的五片花瓣悄然盛开。
两个月后,同学们参加全市表演回来了。放学后,我依然会去姑母的顶楼远望校园,操场上只剩下静静伫立的篮球架。不知不觉中,姑母几幅形态各异的梅花作品已完成,透着一种刚强之美。我在刹那间不是看到姑母的手艺了得,而是欣赏到梅花傲雪凌霜的状态。
总以为成长需要很长时间,可就在楼梯拐角处,在那一瞬间,我顿悟了。我变得异常勤奋和努力,也许还不会太笨,数字与公式不再是迷雾中的星辰,随着运算的精准,数学成绩竟跃到班里前三。
往后的岁月,我深刻地意识到,无论我再怎么努力,曾经那支我仰望的仪仗队已一去不复返,我要学会面对和接纳。在知识的海洋中,每一滴水珠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它们彼此交融,共同构成了学问之海,我不能有所偏倚。我的汗水与坚持让努力变得有意义。风雨兼程的路上,不畏艰难、不言放弃的我完成了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
凡事发生一定有它的道理与意义,与内心的博弈,终能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