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区街道党员“回家”为社区治理注入强劲动力

用心办实事 尽力解难题

2025年07月11日惠州日报大亚湾新闻
字号:T|T
    开展“致敬环卫工人 赞扬劳动之美”志愿服务。

开展“致敬环卫工人 赞扬劳动之美”志愿服务。

看望社区独居老人,清理路障,为社区居民免费做理疗……

自大亚湾开发区启动“党员回家,服务万家”工程以来,这样的场景在西区街道各社区经常可见。1947名“回家”党员带着初心走进社区楼栋、融入街坊邻里,以党员报到的“小支点”撬动基层治理的“大效能”,让“党员报到有力度、为民服务有温度、基层治理有深度”的生动图景在街头巷尾徐徐铺展。

1947名党员“回家”报到

“我在学校担任心理老师,社区的青少年教育、亲子关系协调的个案可以交给我。”“我可以帮助社区组建消防巡检队,定期到花园小区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我想在居住的小区,发起一个邻里交换的活动,推动熟人社区建设……”

大亚湾开发区“党员回家,服务万家”工程启动后,31个村(社区)搭建起共建单位下沉、党员线上线下报到的机制和平台。1947名在职党员和预备党员全员“回家”,向各社区报到,观察社区人情风貌、倾听居民声音,记录小区管理服务中遇到的难题,了解居民的生活状况、遇到的困难和需求,为社区治理注入强劲动力。

其中,新惠社区党支部将“回家”党员纳入沟通联系群组实现网格化管理,并将每位“回家”党员的专业、特长等情况形成台账,以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新荷社区与大亚湾科创集团等党组织结对共建,多部门党组织积极下沉,通过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共建和美善治家园等活动,努力把一张张“民生清单”变为“幸福账单”。

温暖服务赢得群众好评

“党员回家真是好!在家门口就能看专家,太方便了!”今年5月9日,石化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党员医生王蔚在西区街道龙光社区“回家”坐诊,为社区居民开展免费中医理疗,赢得好评。

这样的温暖场景在西区街道各社区不断上演。西区街道党工委积极引导“回家”党员到村(社区)开展主题党日“十项行动”活动,在人居环境整治、慰问困难群体、惠民文化活动、绿美西区建设等工作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党员“回家”有归属,服务群众“到家”有温度。

其中,西区街道办的“回家”党员深入了解低收入家庭儿童的需求并整理建立“微心愿”清单,积极链接社会资源,联合社会多方力量为辖区20名低收入家庭儿童送上生活物资与暖心问候;德善社区联动大亚湾科创集团、西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爱心企业及“回家”党员,开展“致敬环卫工人 赞扬劳动之美”志愿服务活动,送去温暖与关怀;新惠社区党支部带领“回家”党员开展妇女瑜伽班、老年合唱团、青少年夏令营等活动,并联合西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期开展公益体检和健康问诊服务,让“回家”党员的身影活跃在服务群众的各个角落,实现群众有“呼声”、服务有“回声”。

据统计,2025年1月以来,西区街道“回家”党员开展为民服务活动4080余人次,其中1~6月开展45场。

开展“惠民微实事”230多件

一直以来,西区街道党工委牢固树立“党旗在一线飘扬、党员在一线服务”的实干导向,积极引导“回家”党员用心用情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题,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贡献坚实力量。

在新惠社区和瑞大厦小区,“一户一表”改造工程一直是居民们重点关注的民生工程。西区街道办的“回家”党员摸排居民诉求,了解到该小区居民反映的用电问题后,邀请供电局、开发商、物业、居民及党员代表召开座谈会,推动改造工程今年落地,建成后将惠及约500户家庭,解决电费缴纳不及时、供电设施安全隐患、电费核算不透明等问题。

“以前这路堵得厉害,现在安了路障,车能顺顺当当开了!”在丰苑社区,群众对惠丰路水墨林溪雅苑至大爱城西门路段安装的道路路障竖指称赞。此前,这一路段经常有车辆乱停乱放,一到上下班高峰期便拥堵不堪,附近居民意见颇大。丰苑社区党支部积极回应居民诉求,与街道办、交警、城投等部门的“回家”党员多方联动,在该路段安装道路路障并设置人行缺口,回家的路变通畅了。

“如果所有党员都能回到村(社区),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参与社区服务和社区治理,不仅能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还可以形成一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工作格局。”在西区街道新荷社区,大亚湾科创集团“回家”党员张雪玲的感触,道出了“回家”党员们的心声。2025年以来,西区街道“回家”党员共开展“惠民微实事”230多件,累计解决人居环境整治、出行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等基层治理问题20余件,用实干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升温。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匡湘鄂 通讯员陈卓 杨鸿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