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红时节

□张如萍

2025年07月13日惠州日报西湖
字号:T|T

六月,正是岭南荔枝次第成熟的季节。水果店摆满了荔枝;朋友圈到处可见荔枝的踪影;家家户户茶余饭后亮相频率最高的是荔枝;就连电视台热播的连续剧也是雷佳音主演的《长安的荔枝》,一时间,荔枝成为我们生活中的热词。

我对荔枝的最初印象源自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还有苏东坡在惠州写下的名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以前,虽然在新疆也能偶尔吃到荔枝,但是品质不够新鲜,味道也觉一般。

到了广东以后,虽然菠萝、榴莲、山竹、杨桃等各种水果琳琅满目,但我对荔枝却情有独钟。

一天,从新疆来惠州定居的朋友告诉我,他们一家老小去了惠阳镇隆荔枝产业园,看到大路两边的荔枝摊和挂满果实的荔枝树,一批又一批游人,车水马龙,人流如织,大家在荔枝园里边摘边吃,边聊边玩。产供销、快递邮寄、电商直播,荔枝在这里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这位朋友分别给远在武汉和兰州的亲戚发了快递,不到24小时,都已经送达。她深有感触地说:“看到这个景象,真是开了眼界,长了见识。”

朋友的描述,一下子引发了我的兴致。来惠州11年了,荔枝吃过不少,但还没有亲手摘荔枝的体验。于是,在六月的最后一个周末,我们呼朋唤友向镇隆出发了。

一路蜿蜒上坡,只见满山的绿意里,浮荡着密密麻麻的珍珠般的红色颗粒,还有嫩黄色的密密匝匝的黄皮果,偶尔也能看见未成熟的龙眼。车子爬到山顶,我们到达了山顶村,来到一个农家大院,只见一棵荔枝树探出了小半个身,几串荔枝俏皮地挂在墙外,这真是“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翻版呀!由于夜里下雨,我们在果园主人的带领下,踩着泥泞的小路,钻进了荔枝园。

眼前丰收的景象展现在我们面前。荔枝树郁郁葱葱,红艳艳的果实挂满了枝头,大家兴高采烈地拍照,迫不及待地摘下几颗荔枝,剥开鳞状的壳,果肉凝若羊脂,如宝珠一般冒出来,滑入嘴里,爽甜无比。采摘时,朋友说要摘大枝,就是要从荔枝结果的部位往上约50公分处折下来,第二道工序再把荔枝从枝子上一个个拔下来。我没有经验,干了一会手指头发疼,最后才知道,这个活也有小诀窍:在荔枝果的上面有一个小节点,轻轻一碰就能落下来,看来生活处处皆学问呀!

当同行的伙伴摘了一串还不太成熟的荔枝时,果农说这个是小禾沙品种,还没熟呢,我立马回应:“小禾沙是荔枝中最晚熟的品种。”朋友说这个你也懂啊。我说,来之前恶补了一些关于荔枝的知识:镇隆荔枝主要有桂味和糯米糍两大品种,此外还有三月红、妃子笑等二十余个品种‌。

我们在果园里劳动了约莫一个多钟头,已经是满脸通红,满头大汗,便提着大包小包下山来到一家农家小院里吃正宗的镇隆菜。

果园主人的女儿福英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她皮肤红润,爱说爱笑。福英说镇隆的荔枝之所以好吃,第一是空气好,第二是因为山泉水滋养,所以格外清甜。她家果园主要种桂味和糯米糍,桂味比糯米糍耐吃,吃多了不会腻人。福英告诉我们,荔枝剥法也有讲究,她边示范边讲解,新鲜荔枝,只要在中间用力一捏,就会从中间咧开嘴。

伴随着荔枝的红火,荔枝的吃法也开始多样了,荔枝泡酒、荔枝炖鸡、荔枝蘸着芥末或酱油吃等等,以后还会有什么样奇奇怪怪的花样就不得而知了。

荔枝熟了,承载着果农浓浓的期盼;荔红时节,甜蜜流淌,成为岭南人夏季生活的诗意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