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花音乐会现场。惠州日报记者李燕文 摄

游人在荷花园打卡。 石坝镇供图
律动的音乐、涌动的人潮、闪烁的荧光棒、此起彼伏的欢呼声……7月12日晚,博罗县石坝镇三嘉村这个宁静的小乡村在夜里“躁动”了起来。
涌动的人潮“音”“荷”而来。当晚,石坝镇首届荷花音乐会带着“潮”味、夹着“乡”气幸福来袭,为荷乡“音乐+乡旅”融合发展作出新尝试,更为“一村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迈出坚实的一步。
以音乐为媒、为荷“做嫁衣”
雨后的夏日有些闷热,偶尔从荷田里吹来的风带来丝丝凉意,显得格外舒适。这晚的荷田与往日有些不同,不是因为离荷花争艳的日子越来越近,而是这里的荷田草地搭建起了简易的舞台,即将上演一场音乐盛会。舞台背景中,“‘音’你而来 ‘乐’享荷园”8个大字甚是显眼,让人充满期待。
“这是第一场荷花音乐会,自然要过来捧场。”现场的座位早已被村民和游人坐满,座位后还站满了前来捧场的人们。村民小艳说:“自村里种荷花以来,以音乐为媒、为荷‘做嫁衣’还是第一次,大家都很期待!”
当舞台的灯光亮起,开场的音乐响起,年轻的乐队亮相,一下子点燃了现场观众的热情。电吉他、电子琴、年轻主唱,这是“潮”音乐的标配,正在过暑假的青少年心里顿时乐开了花。音乐响起,熟悉的旋律飘来,占据的不仅是青少年的心,“70后”“80后”的回忆也随着音乐韵律被勾起。《如愿》《稻香》《童年》《起风了》《荷塘月色》等一首首潮流歌曲,熟悉、欢快、温暖,一下子抓住了现场观众的心。
欢呼声、喝彩声一波接一波,观众手中的荧光棒、手机闪光随着音乐节奏挥动起来,氛围直接拉满。“我在荷田这里听音乐会咧,超赞的!”期间,一些现场观众接到亲朋好友的电话,不约而同地炫耀起来。
“农业+旅游”探索兴村富民有效路径
荷田里的音乐会,除了“潮”,还有什么?“乡”气自然少不了。
音乐会的场地依着荷田,舞台搭建虽然简约,却充满“荷”的元素,徐徐夏风不时送来淡淡荷花香。歌手与村民热情互动,遇到耳熟能详的歌曲,歌手邀请现场观众一起登台演唱,让音乐会的舞台成为大家展示才艺的平台。
“乡”气还体现在对家乡的宣传中。“石坝有哪些特产?”“三嘉村的荷花哪些部位可以吃……”音乐会间隙,有奖问答围绕三嘉村与“荷”开展,把现场气氛推向新的高潮。奖品十分接地气,石坝鸡蛋、鸡蛋卷等都是石坝特产的“扛把子”。
“歌曲好听,期待以后有更多这样的活动。”这场“潮”与“乡”结合的活动收获良好口碑。“这是对我们荷乡文旅探索的肯定。”石坝镇有关负责人表示,在“百千万工程”中,三嘉村以荷为特色和载体,用“农业+旅游”的模式,探索兴村富民的有效路径,持续开拓独具特色的农文旅新业态。农文旅融合发展是三嘉村一直坚持走的路,此次活动以音乐会为媒、为荷“做嫁衣”,希望融入艺术的元素,为农文旅融合发展增添新动力,也为7月18日在此举办的荷花节造势。
目前,“一村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博罗大地火热上演,以“讲村史、唱村歌、比村艺、打村赛、办村晚、展村ART”为主要内容,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展现乡村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浸润人心,培育文明新风。接下来,石坝镇将持续探索,依托文明实践阵地、文化场所,不断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惠州日报记者李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