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县坚持以文明赋能绘就新时代美好画卷

培育文明新风 厚植幸福底色

2025年07月21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湖镇镇“一村一晚”文艺汇演现场。博罗宣供图

湖镇镇“一村一晚”文艺汇演现场。博罗宣供图

当罗浮晨曦照亮大地,他们已在晨光中忙碌,站好“护学岗”,守好“绿家园”,护好“秩序美”。他们中有党员干部,有志愿者,也有普通群众,他们争做城市的守护者,用凡人善举传递城市的温度,用文明底色描绘博罗这座千年古邑的新图景。

文明,是镌刻在博罗基因里的精神密码,是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近年来,博罗县始终坚持以文明赋能,推动空间塑形,培育文明新风,提升治理效能,让文明之花在城乡绽放,绘就岭南古邑新时代的美好画卷。

空间塑形,城乡美美与共

城乡美是文明城市的肌理,是幸福生活的基石。博罗,以空间塑形,让城乡增颜值、提气质。

博罗是广东四大文明古县之一,弥漫着文化气息和历史韵味。县城“老城区新活力·提品质补短板”“4+2+N”古城改造项目启动以来,博罗古城正焕发出新风采。在博罗县,城市的日新月异不止于古城的焕新,还有城镇的新气象。完成改造升级的县城文化广场,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又一新晋网红打卡地。新打造的“梦幻树林”小公园内,吸睛的大白鹅造型及一应俱全的游乐配套设施,受到众多市民特别是小朋友的喜爱。

美丽还在乡镇、乡村延伸。在长宁、横河的圩镇,主街道铺上了沥青,交通标识、标线清晰可见,沿街两岸的建筑物外立面完成微改造,彰显岭南文化魅力,成为一道靓丽风景。再往村里走,美丽生态升级提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小公园、小花园、小广场无不点缀着乡村的美丽幸福生活。

美美与共,这是博罗城乡的现实写照。

空间塑形,以净为先,以美为底色。博罗把文明创建与推进“百千万工程”相结合,全域推进“清洁乡村·净美家园”村庄清洁行动,围绕建设“岭南特色县镇村现代化样板”实施农房外立面微改造,深入推进家园、田园、河湖、园区、廊道“五美”专项行动,整治环境美村容、塑造风貌增颜值、应绿尽绿厚底色、艺术赋美提气质,通过“小切口”带动“大变化”,全面提升圩镇和乡村的颜值气质,厚植城乡生活的幸福底色。

文化润心田,文明进万家

文明由心生,文化润心田。从城镇到乡村,从校园到社区,一场场文化活动,犹如一股股清泉,滋养着人们的心田,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世界,还成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罗浮山下风光好,文化活动“乡”味浓。时下,“一村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正在博罗大地火热进行。连日来,“歌声飞扬颂党恩·同心奋进新征程”2025年“一村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文艺晚会、惠州四季村晚(夏季)、“罗浮山下正青春”青年音乐晚会、湖镇镇“奋进新征程 聚力百千万”“一村一晚”文艺汇演(光辉村专场)等“一村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城乡开展,丰富着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罗浮山下四时春”2025博罗乡村歌手大赛已完成报名,万众期待的乡村“歌王”之争即将上演。

以文化人,以文润城。博罗将全县400多个公共文化空间分类打造成古建古迹、红色印记、书院书房、祠堂史馆和幸福广场等五个系列,成为文化活动的阵地保障。同时,依托“百校联百县”行动为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配备了12名“艺术村长”和24名“乡村推介官”。全面推广“一村一史、一村一规、一村一画、一村一歌、一村一赛、一村一晚”,将岭南文化植入每一个文化空间、每一场文化活动、每一次文化指导,让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盈、奋战动力更加澎湃。

文明彰显温度,发展凝聚动力

文明赋能,城市彰显温情与温度。

时下,“百千万工程”实施正酣,结出一个个硕果。这离不开文明的赋能。横河镇343户群众让地约400亩用于碧道建设及村道“单改双”,并积极参与建设;湖镇镇钓湖村60户村民无偿拆除门前铁棚3000平方米,陈村村18户村民无偿让地1.5亩,共同助力村道商铺及公园环境提升;在泰美镇夏青村,31名外出村民、16户水果种植户捐资超28万元,购买混凝土用于道路拓宽修复、巷道硬底、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购买约2000平方米草皮用于村口绿化……这一个个暖心的故事,正是文明力量助力“百千万工程”在博罗县走深走实的生动印证。

以文明为笔,博罗持续涵养新风正气。近年来,博罗把文明实践作为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重要渠道,在县域中心、环罗浮山、县域副中心及博东片区等打造4条文明实践示范带,选择407个群众常去的公园绿地、运动场所、社区空间创建幸福邻里广场,将全县23万名文明实践志愿者、1889个文明实践组织归类为党员“先锋号”、社会“博字号”、青少年“复兴号”三个方阵,每月确定一个主题,每次坚持“三号同行”,通过组织议村事、办村晚、唱村歌、打村赛、比村厨,密切邻里关系、深化移风易俗、引领新风正气,赋能高质量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统筹协调、各方联动,也要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博罗将勠力同心,不断拓展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度和广度,让文明创建惠民,让文明厚植幸福根基,激发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惠州日报记者李燕文 通讯员博罗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