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泰美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构建现代农业全产业链

“订单农业+全程服务”打造供销小镇

2025年07月22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市供销社供图

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市供销社供图

随着渔网缓缓收拢,活蹦乱跳的叉尾鱼和鲮鱼跃出水面,一派丰收景象。在博罗县泰美镇车村村的供销渔场,开捕季的数万斤新鲜渔获,直供当地的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丰富大湾区“菜篮子”。

从田间到餐桌,从乡村到湾区,一条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正在加速构建。近年来,惠州市供销合作联社坚持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抢抓基地落户泰美的战略机遇,全面推进“供销小镇”建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为“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贡献供销力量。

依托基地推进全域“供销小镇”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水平打造惠州粤港澳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基地规划总投资50亿元,占地1500亩,自2021年5月正式启动以来,按照建设方案,同步推进建设、招商、运营。

“这次项目建设推进会,重点协调解决交通优化问题……”在基地的会议室里,这样的讨论场景已成常态。自基地项目联合党委成立以来,市供销社以“围绕项目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理念,积极推动党建要素向项目一线聚焦聚力,以党建赋能促进载体建设大提升、瓶颈难题大破解、项目发展大突破。

依托全国供销社系统组织体系和服务网络优势,基地将围绕农产品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条创新流通方式,推动全国主要农产品产区融入大湾区“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水缸子、茶罐子、大厨房”建设,打造服务大湾区的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实现农产品年流通量500万吨以上、产值300亿元以上。

党建引领聚合力,基地建设“加速跑”:截至6月底,基地一期完成建设、二期基本建成、三期稳步推进,累计入驻企业54家,注册企业超100家,累计产值超115亿元。

基地落户为泰美镇带来了历史性机遇。泰美镇聚焦建设“湾区食品第一镇”的目标,以重点项目建设联城带村,统筹推进镇域经济和镇村建设,探索出富民兴村的“新打法”——通过供销农场、果场、渔场等建设,深入推进全域“供销小镇”建设,发展订单农业,依托基地配套服务优势,构建“生产—加工—流通”全产业链,为国内外市场提供标准化、高质量的产品,让“小特产”变身“大产业”。

市供销社相关负责人介绍,泰美镇以基地为重点,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和食品产业转型,让更多优质农产品实现“买全球、卖全球”,进而牵动全域农业生产和农村面貌发生深刻变革。

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泰美解法”

在泰美镇一个供销农场,工人们把采收好的蔬菜送往冷藏库,静待打包装箱,农户的农产品通过供销平台订单直供粤港澳大湾区各大商超;在供销渔场,采用订单养殖模式,通过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当市场价格低迷时,能确保养殖户的成本不受损失,当市场行情向好时,养殖户则可收获可观利润,极大地提升了养殖户的积极性……

“‘基地+供销社+村集体+小农户’的合作新模式,拓展了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领域,提升了基层供销社土地托管、统防统治等农业生产性服务的效率,推动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市供销社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以“订单农业”为抓手,发挥供销农场示范种植带动作用,为周边中小农户提供生产资料采购、农机农具租借、种苗定植、技术指导等全程社会化生产经营服务,有效助力农民增收。

数据显示,基地落户泰美以来,通过牵头创建广东省供销社(博罗)蔬菜产业园、惠州市博罗县预制菜产业园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建成31个供销农(渔)场、4个农产品综合服务站。目前已连接农民专业合作社26家、带动村集体42个,通过“订单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带动农户超4.4万户。

依托基地,泰美镇持续构建以“订单农业+综合服务站+供销农场/专业合作社”为主的助农增收全产业链经营服务体系,通过与农民社员多种形式的联合合作,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共享发展成果,实现互利共赢和农民增收致富。

“基地即将在博罗县泰美镇全面建成,将成为大湾区规模最大的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泰美全域‘供销小镇’建设初具规模。”市供销社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基地的带动下,泰美坚持打造现代农业高地。2024年底,泰美全镇18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20万元,预计到2026年底重点村居集体经济突破100万元。

惠州日报记者刘建威 通讯员曾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