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多雨蚊虫活跃
疾控部门提醒:谨防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
2025年07月23日惠州日报民生
字号:T|T
惠州日报讯 (记者赖金朗 特约通讯员李文聪 通讯员叶琳 叶宇林)近日,佛山市顺德区通报了由境外输入引发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当前正值高温多雨季节,蚊虫活动频繁,已进入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的高发期,广大市民需增强防控意识。
据了解,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伊蚊(花斑蚊)叮咬传播,潜伏期1至12天,通常3至7天出现症状,典型表现为发热、关节痛、关节炎、皮疹等。
惠东县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均由伊蚊传播,主要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两者发病初期症状相似,均有高热、头痛、关节和肌肉疼痛等表现,容易混淆。不过,它们也存在区别:基孔肯雅热发热期较短,但关节痛更为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
各年龄段人群均可能感染该传染病,但不会在人与人之间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直接接触传播。只要防控好蚊虫,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惠东县疾控中心建议,市民要加强基孔肯雅热防控,一是翻盆倒罐清积水。室内水生植物每3至5天换水一次,储水容器要加盖,消除蚊虫孳生地。二是积极动手灭蚊虫。备好蚊香、电蚊拍、防蚊喷雾等工具,及时清理卫生死角,没有蚊虫叮咬,此类病毒就无法传播。三是个人防护要做好。出门时穿浅色长衣长裤,尽量避免在户外树荫草丛长时间逗留;家里安装纱门纱窗,睡觉时挂蚊帐。
疾控人员特别提醒,目前,基孔肯雅热无疫苗和特效药,需对症治疗。老人、孕妇、儿童需重点关注,尽量避免前往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从疫区回来后,要做好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关节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近期旅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