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伏天参与户外活动应警惕中暑。惠州日报记者周楠 摄
7月22日迎来大暑节气,意味着一年中最炎热时段的到来。此时,我们也进入了一年中养生保健的好时机——三伏天。今年的三伏天从7月20日开始,到8月18日结束,共计30天,打破近十年“40天长三伏”的惯例。那么,在近年来的“最短三伏天”里,我们应如何做好养生调理、实现冬病夏治、提高机体免疫力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起居养生篇
早睡早起 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变化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惠阳区中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科)主任叶远松表示,进入大暑时节,尤其在三伏天里,天气炎热,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容易感到疲劳。因此,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一般来说,晚上尽量在11点前入睡,早上可以适当早起,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中午时分,气温最高,人体出汗较多,体力消耗较大,此时适当午睡,时间以30分钟至1小时为宜,有助于恢复体力,缓解疲劳,提高下午的工作和学习效率。
保持居住环境的凉爽和通风。早晚气温相对较低时,可以打开窗户通风换气,让室内空气保持清新。在中午气温较高时,可适当使用空调,但温度不宜调得过低,一般控制在26℃至28℃为宜。同时,要注意空调的使用时间,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间内,以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导致身体不适。
饮食养生篇
注重清热解暑健脾养胃
三伏天里天气酷热,叶远松建议应多吃一些具有清热解暑作用的食物。西瓜是夏季的消暑佳品,富含水分和维生素,能够补充人体因出汗而流失的水分和营养物质。绿豆也是清热解暑的常用食材,可将绿豆熬成绿豆汤饮用,既能清热解毒,又能止渴利尿。此外,苦瓜、黄瓜、冬瓜等蔬菜也有清热消暑的功效,可以凉拌、清炒或煮汤食用。
值得一提的是,炎热的天气容易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因此要注意健脾养胃。可以多吃一些具有健脾作用的食物,如山药、薏米、芡实等。这些食物可以煮粥食用,既能滋补脾胃,又容易消化吸收。如冬瓜荷叶汤、绿豆薏仁粥、凉拌苦瓜等。
在三伏天里,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必不可少。由于高温炎热,人体出汗较多,容易导致水分和电解质的流失。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分,每天至少饮用1500毫升至2000毫升的水。除了白开水外,还可以饮用一些淡盐水、茶水、果汁等。淡盐水能够补充人体因出汗而流失的盐分,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茶水具有清热解暑、提神醒脑的作用;果汁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但要注意,不要饮用过多的含糖饮料,以免摄入过多的糖分,导致血糖升高。
运动养生篇
参与户外锻炼应警惕身体中暑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很多人喜欢在三伏天努力锻炼,认为正好多出出汗,可以祛湿、减肥,但殊不知有些人三伏天过度锻炼,反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专家提醒,进入三伏天,气温较高,应避免在中午时段进行户外运动,以免中暑。可以选择在清晨或傍晚时分进行运动,此时气温相对较低,空气清新,比较适合运动。运动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30分钟至1小时。
选择一些强度适中、较为舒缓的运动项目,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散步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慢跑可以提高身体的耐力和免疫力;太极拳和八段锦则注重身心的和谐统一,能够调节呼吸,缓解压力,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力。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如足球、篮球等,以免大量出汗,导致身体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物质,避免立即洗澡。因为运动后身体的毛孔处于张开状态,立即洗澡容易导致寒气入侵,引起感冒等疾病。可以先休息15分钟至20分钟,等身体恢复平静后,再用温水洗澡。此外,运动后还要注意保暖,避免吹空调或风扇直吹身体,以免引起肌肉痉挛和关节疼痛。
情志养生篇
保持平和心态警惕“情绪中暑”
三伏天到了,人们的情绪往往变得烦躁易怒。数据显示,在三伏天,高温高湿环境下,约10%的人会出现情绪、心理和行为的异常,容易出现情绪失控、频繁发生摩擦或争执等情况。这就是“情绪中暑”。
从中医角度看,夏属火,与心相应,心阳最为旺盛,夏季高温酷热,人们易动“心火”,会产生心烦意乱、无精打采、思维紊乱等异常状态,这都是“情绪中暑”引起的。
叶远松表示,由于天气炎热,人容易出现烦躁、易怒等情绪。因此,要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可以通过听音乐、看电影、阅读书籍等方式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也可以与亲朋好友交流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
要避免情绪过度波动,保持平和的心态。遇到事情要冷静思考,不要过于焦虑和紧张。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来调节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此外,还可以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如绘画、书法、摄影等,丰富自己的生活,陶冶情操。
◎相关链接
三伏天食疗方推荐
药补不如食补。在三伏天,由于天气原因,人容易产生胃口差、口干舌燥等小问题。这个时候,不妨来试试叶远松带来的食疗方,均取材于常见的食物,做法简单方便。一起学学吧!
冬瓜荷叶汤
食材:冬瓜500克、鲜荷叶半张、排骨200克、生姜2片、盐适量。
做法:冬瓜去皮切块,排骨洗净焯水。鲜荷叶洗净。将排骨、冬瓜、生姜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40分钟左右,放入荷叶再煮10分钟,最后加盐调味。
功效:冬瓜清热利水,荷叶清热解暑,此汤能清热解暑、利水消肿,缓解夏季的炎热。
绿豆薏仁粥
食材:绿豆30克、薏仁30克、大米5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绿豆和薏仁提前浸泡3~4小时,大米洗净。把所有食材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熬煮至粥黏稠,依据个人口味加入冰糖调味。
功效:绿豆清热解毒、消暑除烦,薏仁健脾利湿,此粥能清热解暑、健脾祛湿,为身体补充水分和能量。
凉拌苦瓜
食材:苦瓜2根、大蒜2瓣、生抽10毫升、醋10毫升、白糖5克、盐3克、辣椒油5毫升。
做法:苦瓜洗净去瓤,切成薄片,用开水焯烫1~2分钟,捞出过凉水。大蒜切末,与生抽、醋、白糖、盐、辣椒油混合调成酱汁,浇在苦瓜上拌匀。
功效:苦瓜是清热降火的佳品,凉拌的做法能最大程度保留其营养成分,起到清热解暑的作用。
惠州日报记者李春凤
通讯员李群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