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律师事务所是律师执业机构的绝大多数,中小律师事务所律师是律师队伍的主体力量,做好中小律师事务所党建工作意义重大。
去年以来,惠州市律师行业党委针对全市中小律师事务所数量大、分布广、增长快、党建基础薄弱的特点,以“建强一个党支部、打造一个党建品牌、融合若干个工作项目”的形式,探索打造“1+1+N”中小律师事务所党建工作模式,以系统思维推动党建与律所业务在融合发展中相互促进、同频共振。
强化中小律所律师队伍政治引领
2024年是市律师协会成立30周年。目前,惠州律师数量有2600余人,有145家律师事务所,其中有两家律师事务所成为百人大所。一些律师事务所积极走出惠州,在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大湾区城市积极布局。
惠州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市律师行业党委书记黄顺恒介绍,面对经济、社会及行业发展的新形势,惠州市律师行业党委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化行业党建工作,打造“1+1+N”中小律师事务所党建工作模式,围绕专业化、品牌化发展,探索破局,多措并举推动律师队伍建设和行业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第一个“1”为“建强一个党支部”,即坚持大所带小所,建强一批支部。惠州市律师行业党委在提升中小律所党建工作质量上下功夫,着力查弱项、补短板、抓统筹,按照位置相近、业务相关的原则,深入推进党建联建共建工作模式,选派党建基础好的大支部担任联建共建支部组长,“一对一”或“一对N”帮助指导基础相对薄弱的小支部开展党建工作,逐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强带弱、共同发展”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第二个“1”为打造一个党建品牌,惠州市律师行业党委推行“一所一策”“一支部一特色”,打造以老带新的党建品牌,成立“支部书记工作室”,选派4名老书记传帮带,同时,打造融合共促的联合党支部品牌,以“四联工作法”(联通思想、联络队伍、联系业务、联合服务)解决“联而不合、联而不活”问题,此外,打造“总所+分所”矩阵式党建品牌,如广东卓凡律师事务所党总支“675”品牌(6个坚持、7个党员服务责任岗、5个特色支部品牌),实现党建与律所发展同频共振。
广东卓凡律师事务所党总支书记、主任杨择郡介绍,该所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律所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践行党建实体化、服务专业化、品控流程化、成长平台化和公益团队化的办所理念,纵向发挥“七个党员服务责任岗”的职能优势,横向结合创建“一支部一特色”的契机,开展“党建+”系列活动,将党建工作嵌入业务全流程。
推动党建和律师业务深度融合
在“融合若干个工作项目”方面,惠州市律师行业党委引导中小律所党支部找准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实施融合中心工作N个工作项目,带动广大律师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律师行业的优势。
如大力发展涉外法律服务,连续两年协办涉外法律服务走进惠州专题活动,组织党员涉外律师走进园区为企业开展“法治体检”,为涉外企业法务人员提供优质的涉外法律培训。
同时,助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精准对接科技企业需求,推动法律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牵头制定《优化营商环境十五项措施》;连续三年参与“商务法律服务月”活动,积极开展“法治体检”、法治宣讲等活动,为全市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和坚实的法治保障。
此外,积极投身公共法律服务,引导中小律所党支部组织党员律师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百千万惠民生”实践活动,不断提升服务为民水平;深入推进村(社区)法律顾问提档升级,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让人民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2024年全省中小律师事务所党建工作推进会上,惠州市律师行业党委“1+1+N”中小律师事务所党建工作模式被列入党建经验汇编,作为可复制、可借鉴的先进经验在全省进行推广。
截至目前,惠州有1名中小律师事务所党员律师获评“全国律师行业优秀党员律师”;2家中小律师事务所党支部获评“全国律师行业先进党组织”;10家中小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和24名党员律师受到省律师行业党委“两优一先”表彰;2家中小律师事务所党组织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律师行业党建工作示范化律师事务所党组织;在今年开展的“两个覆盖”集中攻坚工作中,惠州市律师行业党组织覆盖率86.9%,党的工作覆盖率100%,在惠州市属行业党委中排名第一。
黄顺恒表示,惠州市律师行业党委探索打造“1+1+N”中小律师事务所党建工作模式,全面推动中小律师事务所党建工作走深走实,在提升“两个覆盖”质量、增强党组织引领作用、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引导律师服务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惠州市律师行业党建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工作亮点进一步凸显,为法治惠州、平安惠州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通讯员梁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