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科技守护“绿”生态

两大智慧平台助力提升环境执法效率

2025年07月25日惠州日报大亚湾新闻
字号:T|T
    智能平台显示危废仓库储存超量预警。图片由受访人员提供

智能平台显示危废仓库储存超量预警。图片由受访人员提供

大亚湾石化产业园区是国家重点发展的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大中小企业云集,环境监管任务重。基于此,惠州市生态环境局大亚湾分局(以下简称“区生态环境分局”)全力建设环境风险预警信息化平台、环保智慧小脑平台,以数字技术为引擎,植入智管芯片,提升基层监管效能,不仅有效缓解了执法资源紧张与监管对象庞大的矛盾,还为守护大亚湾的“绿”生态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今年上半年,全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55,优良率为95%,综合指数排名全市前列。

环境风险预警信息化平台

全天候实时监控有异常即发预警

2024年12月,区生态环境分局通过平台数据分析,发现西区某线路板厂废水pH值变化幅度异常,环境风险预警信息化平台电子大屏上跳动的数据曲线突然亮起红色预警,判断为疑似人为干扰行为。执法人员初步筛选问题线索,细致核查企业废水排口视频监控,锁定该线路板厂的可疑线索,并立即到现场开展进一步核查。经查,企业涉嫌实施了干扰自动在线监控设施采样的行为,造成自动监测数据失真。后续该案件已依法移送公安部门处理。

“环境风险预警信息化平台整合了全区范围内的企业排口数据、环境空气站数据、微型站数据以及水库数据等多源信息,编织了一张全方位、无死角的环境监测网络。”区生态环境分局工作人员陈泳慧介绍,该平台借助全天候实时监控功能,对企业在线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并通过对污染源在线数据的异常判定与抓取,及时发现可疑线索。一旦发现问题,平台立即通知执法人员,实现快速响应与现场执法。

环保智慧小脑平台

智能化监管且提供解决方案

环保智慧小脑平台则集成环保数据中台服务、危废全流程智能监管服务以及智慧环保小脑支撑服务三大核心功能模块,为石化园区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智能化解决方案。该平台从危废储存到危废运输等各个环节实现智能化监管,确保危废处理过程的安全与合规。同时,平台配备先进的AI识别功能,能够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通过一键调度通知相关人员。

2025年5月7日,技术人员通过平台仓库视频实时监控,发现石化区某化工企业仓库有疑似危废泄漏的情况,立即启动信息预警,提醒企业核查原因并整改到位,当天企业便整改完成。

6月19日,系统视频智能红色预警提示石化区某化工企业危废仓库容量超50%,平台立即发送预警信息,值守人员迅速响应并指导企业进行整改。企业立即联系危废转运单位,于6月20日完成危废转运工作,消除安全隐患。

陈泳慧介绍,环保智慧小脑平台在强化环境监管的同时,还能够避免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造成干扰。平台通过智能分析、远程监控和非现场执法等手段,精准锁定问题线索,减少不必要的现场检查频次。对于偶发异常数据,平台会先推送预警提示,给予企业自查自纠的整改空间。

两个平台实时监控258个排放口

“我们不是要给企业‘找麻烦’,而是要用数据说话,让守法者安心经营,让违法者无处遁形。”陈泳慧说。通过这种“无事不扰、有据必查”的智慧监管模式,既维护了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又让企业感受到“监管有温度、服务有精度”的新时代执法理念,推动大亚湾区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

据介绍,目前,上述两个平台实时监控82家企业共258个排放口,其中废气排放口94个、废水排放口69个、生活污水口17个、雨水口60个、其他监控点位18个。同时还通过AI视频,实时监控危废仓库59个。“目前,我们对两个平台都有提质升级的计划,环境风险预警信息化平台将进一步优化算法,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预警的灵敏度,计划逐步实现穿透式非现场监管;环保智慧小脑平台则完善环境应急一键调度功能,着力打通各个相关部门的信息壁垒,实现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进一步提升环境监管的智能化水平和执法效率。”陈泳慧说。

接下来,区生态环境分局将继续探索使用VOCs走航监测、视频监控、大数据分析等创新科技手段,助力精准执法、智慧执法,更好地守护大亚湾的蓝天、碧水和净土,打造湾区生态环境高颜值。

惠州日报记者张宇琪 黄旭新 通讯员邱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