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成购金主力 小克重产品受热捧

惠州黄金市场呈现“轻量化”“年轻化”新趋势

2025年07月29日惠州日报金融
字号:T|T
    黄金产品多样化,深受年轻人欢迎。惠州日报记者周楠 摄

黄金产品多样化,深受年轻人欢迎。惠州日报记者周楠 摄

2025年夏季,国际金价持续高位震荡,这一历史性行情正让惠州黄金消费市场迎来结构性变革。记者近日走访惠州各大商圈发现,与传统“大妈抢金”的刻板印象截然不同,35岁以下年轻消费者正主导市场,通过“轻量囤金”“情绪消费”等新消费模式,为这个千年行业注入全新活力。

年轻消费势力崛起

“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买黄金,不像以前长辈居多。现在的黄金产品定位也变得多样化,各类联名产品很受年轻人的喜欢。”在实地走访中,周大福华贸天地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25年,周大福推出的“会员日满2000减300”活动吸引了惠州很多年轻用户注册会员。

在老凤祥丽日购物广场江北店,28岁的平面设计师周蔚正在挑选迪士尼联名金戒,她说:“现在金饰设计越来越年轻化,像这款米奇镂空戒指才1.8克,七夕送礼不落俗套。”根据惠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调研显示,在惠州,25岁以下消费者购买1克以下金饰的比例达63.7%。

小克重产品热销

在7月23日的走访中,记者观察到市区核心商圈各金店客流平稳,多家品牌专柜前均有市民驻足选购黄金饰品,不同品牌之间的价格梯度清晰可见:周大福挂牌价1023元/克领跑市场,老凤祥、六福珠宝紧随其后分别报925元/克与923元/克,周六福828元/克、老庙黄金819元/克的定价则更具亲民属性。

不同定位的品牌通过差异化营销吸引目标客群,老庙黄金会员日持续开展积分抵现活动,周六福对计件产品实施7.5折优惠,老凤祥传统工艺金饰则享有8.8折优惠。六福珠宝推出的1克“每月金豆”系列,配合“线上攒金计划”小程序,深受惠州客群喜爱。多家门店工作人员表示,轻量化黄金制品成为销量新增长点。

线上线下消费融合

各品牌正加速全渠道布局。周大福在2025年升级的“云柜365”系统,支持惠州消费者线上锁定门店库存。市民张莉通过抖音直播预定了新款凤簪:“线上看中款式,线下直接验货付款,省去挑选时间。”老庙黄金则联合惠州本地生活平台推出“金喜盲盒”——消费者线上下单99元体验券,到店可开启含金箔口红、0.1克金珠等产品的实体盲盒。这种“轻量引流+到店转化”模式,使其惠州门店二季度客流量提升27%。

随着线上购金习惯的深化,越来越多惠州市民在手机屏幕上完成黄金消费的闭环。在麦地路工商银行网点,刚办理完金条兑换的李女士向记者展示电子存金账户:“工资到账自动扣款积存,年底直接提现货,像定期存款一样省心。”这种“无感攒金”模式正悄然改变传统购金路径。

情绪价值驱动消费

随着消费动机持续多元化,“悦己消费”正加速取代传统婚庆场景成为购金主因。在周大福华贸天地店,32岁的银行职员吴倩(化名)向记者展示其选购的非遗工艺“喜上眉梢”吊坠,“虽然价格不低,但是我很喜欢。”这些文化符号,如生肖、传统纹样或历史主题,承载着深厚的情感记忆与集体文化认同,满足了购买者追求精神归属与独特审美的需求。同时,黄金本身作为公认的保值避险资产,提供了稳定的价值根基,文化元素的融入并未削弱此属性,反而赋予了产品“物质财富+文化资产”的双重保障,使溢价被合理视为独特文化附加值的体现。

不同年龄层的消费逻辑呈现鲜明对比。26岁的插画师林薇(化名)带着闺蜜选购金珠手链:“每月存1克金豆,既是强制储蓄也是生活仪式感。”她告诉记者,她的六福珠宝“电子存金罐”已累积21克黄金。53岁的教师陈淑珍(化名)则带着三十年前的龙凤镯前往金饰门店改款,“改成两枚莲蓬吊坠,女儿一枚我一枚。”

近年来,为迎合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黄金市场掀起“小而美”风潮,小金豆、迷你吊坠、黄金手机贴、串珠饰品等轻量化黄金产品层出不穷。商家还配套提供手绳DIY编织、以旧换新等增值服务,有效降低了消费门槛。业内人士表示,年轻消费力量的涌入为黄金市场注入了新活力,但同时也提醒消费者要保持理性,避免盲目跟风消费和过度投资。

惠州日报记者伍磊 实习记者庄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