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惠实践的清华博士生参观东江纵队纪念馆。惠州日报记者杨建业 摄
走进葛洪博物馆,感受罗浮山中医药文化之深厚;前往东江纵队纪念馆,追寻革命英雄红色足迹;探访龙门长滩村,见证传统村落的美丽蝶变……7月28日,40余名在惠实践的清华博士生深入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部分镇村,在惠州千年文脉图卷中领略惠州文化魅力和发展活力。
此次实践活动是2025年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惠州基地开展的第三场,以“引领区探新”为主题,通过全方位展示惠州发展新机遇、干事创业的好平台与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进一步增强清华学子对惠州的认识和了解。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学。每到一地,参加活动的学子们在聆听讲解、互动交流中了解惠州厚重历史,沉浸式感受惠州发展脉动,将生动的主题实践内容融合到活动每一环节,也相互分享着一路所见所感、所思所悟。
“惠州自然环境优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我非常喜爱这座城市。”参观了葛洪博物馆、东江纵队纪念馆后,在博罗银岗古窑场遗址学习的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生田蕊有感而发,“岭南文明是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重要一环,这次来惠学习收获颇大,希望还有机会故地重游。”
在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最美旅游公路环显岗水库凤谷驿站,看到依山傍水而建的现代民宿综合体,学子们纷纷感叹:“好山好水的惠州果然名不虚传,多元业态的融合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了无穷活力。”
“将农村老旧民居改造成特色民宿有什么诀窍?”“如何以艺术为媒赋能乡村文旅融合发展?”在龙门县龙华镇长滩村,学子们与传统村落活化利用项目负责人深入交流,仔细了解项目在古建筑活化、古文化传承以及植入新时尚、新业态等方面的创新做法,真切感受时代浪潮中传承延续的乡村文脉,以及“修旧如旧”后一砖一瓦的自然肌理、建筑艺术。
“回去后我要将惠州之美传递给身边同学好友,带动更多的人爱上惠州。”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博士生张诚启认为,这次实践活动很有意义。他说,这次在大亚湾开发区参加学习期间,参与了与专业相符的课题研究,“近年来,惠州经济快速增长,产业发展十分迅速,良好的发展前景对于前来实践的同学们很有吸引力,将成为大家毕业后就业创业优选地之一。”
惠州日报记者欧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