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市工商联组织银行机构开展金融产品推介。
2025年2月,民营企业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党和国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今年,惠州市工商业联合会(简称惠州市工商联)以开展“进企业、送政策、解难题、促发展”行动为牵引,创新构建“座谈交流+法治护航+金融赋能+组织强基”服务体系,既全力为民营企业发展赋能,更积极引导会员企业反哺惠州热土,在服务大局中彰显“民企娘家”的担当作为。
01
聚焦“延链、补链、强链” 厚植企业发展沃土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精心培育创新生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不断取得突破。
2025年以来,惠州市工商联紧扣省委省政府赋予惠州的时代使命与四大目标定位,以“民企娘家人”的强烈责任感与主动服务意识,着力“延链、补链、强链”,引导民营企业参与“人工智能+”行动,使惠州民营企业在技术端、供应链端能够深度融深融湾,抢占发展制高点,有效推动企业做强做优、市民共享发展红利、城市能级持续跃升,生动践行了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核心要求。此外,市工商联始终将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联合市委统战部举办“数字赋能 链动增长”政企座谈会,聚焦产业数字化发展议题,架起政企“连心桥”。通过政府部门权威通报发展态势与举措、商协会负责人坦诚交流行业痛点,以及特别策划的“现场答疑”政企互动环节,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活动让与会企业真切感受到了“如沐春风”般的精准服务与高效支持,成为市工商联转变作风、提升效能、做实“娘家人”角色的鲜活注脚。
下半年,惠州市工商联计划分行业、分产业每月组织1期座谈交流会,联合上市公司负责人、政府部门、行业商(协)会围绕惠州产业发展特色课题,搭建高效沟通平台,及时反映企业诉求,推动惠企政策落实,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有温度、有速度、有力度”的支持,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加强技术创新、调整产业布局、提升核心竞争力。
02
强化法治护航与知识赋能 塑造企业发展新优势
法治保障与前沿知识赋能是民营企业行稳致远的关键,惠州市工商联主动送法上门、引智入企。
5月21日,惠州市工商联组织开展 “民法典宣传暨法治益企行”活动,邀请广东卓凡(仲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仲生,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民营经济促进法》)进行专题解读。直面民营经济发展的核心痛点,以案释法展开生动、全面、深入的剖析,为企业提供法治护航。惠州市工商联将以该法的贯彻落实为契机,推动各项法律制度落地见效,充分发挥市工商联法律工作委员会作用,开展法律服务县(区)行、“法律宣传月”“法治民企”“送法进商会”等活动,及时收集反映民营企业在法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动民营企业规范高质量发展。
这份“娘家”的赋能关怀也延伸至把握数字经济时代脉搏。7月11日下午,惠州市工商联、市新阶联举办“数据的金融价值”主题分享会,邀请广东诺丁汉高级金融研究院院长陈蕴哲、广东卓凡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钟凯萍,广州数据交易所(惠州)服务基地运营负责人温伟开展主题分享,涵盖政策、实操、法律、应用多个维度,展示了数据资产入表融资、提升效率、发现商机的巨大潜力,并着重提示了法律合规风险。这场理论与实践交融的盛宴,为企业家们应对科技革命、发展新质生产力打开了新视野、提供了新工具,点燃了企业争做数字经济先行者的热情。
03
搭建政银企互动平台 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2025年以来,为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市工商联大力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打破三方沟通壁垒,搭建沟通桥梁,优化资源配置,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025年3月24日,惠州市工商联组织中国银行惠州分行等银行机构,利用惠州市青年企家联合会第三届理(监)事会召开时机,组织金融机构与全市优秀青年企业代表进行面对面银企对接。活动现场,各银行机构重点推介创新金融产品,帮助企业家们了解最新政策、找到合适渠道,市青企联与多家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总授信额度达130亿元。“此次活动为青年企业家提供了精准对接机会,有助于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市工商联副主席、市青企联会长吴芳华说道。
这种“娘家”式的关怀更延伸至异地商会,市工商联联合中国银行惠州分行与惠州市巴蜀商会召开专场座谈会,详细讲解了小企业信贷产品情况,并与在座的企业家们进行银企互动,答疑解难,为银行与商会企业搭建合作平台。市总商会副会长、惠州市巴蜀商会会长蓝洪剑表示:“作为惠州民营企业的一分子,深切体会到了惠州对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深切关心、关怀与厚爱。”
04
加强组织建设与引领 提升服务民营经济质效
惠州市工商联聚焦夯实服务根基、提升组织效能,多措并举增强服务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在优化会员结构方面,大力吸纳具有核心竞争力及专精特新“小巨人”资质的企业,通过全覆盖走访调研成功吸纳19家上市企业成为会员,同时,通过组织新会员见面会和秘书长集训班,有效传递中央、省市的重要方针政策。在商会建设方面,惠州市工商联深入贯彻商会组织建设五年规划,持续推进镇街商会发展,重点指导龙门县工商联成功成立永汉镇商会,形成标杆效应;创新推行“会长轮值+青蓝接力”制度,引导企业家站前台、当主角,激发其勇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性,并将这一制度引入市青企联、市巴蜀商会工作,持续提升商会专业化服务水平。
05
激励企业担当作为 反哺城市发展与民生改善
惠州市工商联不仅致力于帮扶企业成长,更积极引导会员企业勇担社会责任,深度融入并反哺惠州城市发展。
在促进就业方面,惠州市工商联与人社部门紧密协作,大力开展“百城千校万企”促就业行动,累计达成就业意向逾1.4万人次;同时指导仲恺工商联创新举办“就业‘职’通车—校企双选会”,走进惠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有效搭建了人才供需桥梁。在绿美惠州生态建设上,惠州市工商联主动作为,组织商协会和企业家代表捐赠苗木、开展植树活动,以实际行动增添绿色动能。
引导企业投身“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更是重中之重。今年以来,惠州市工商联积极动员会员企业及商协会参与“6·30”活动,捐赠款物(含认捐)总额达2638万元,并推荐6家优秀单位参评省级扶贫济困荣誉。荔枝丰收季,市工商联带动企业累计认购荔枝1万斤,通过企业销售10万斤。此外,探索区域协作新模式,指导博罗、龙门县工商联联合举办环两山引领区结对共建活动,推动成立“环两山”山村酒店产业联合会;会同省工商联及60余名企业家代表赴龙门县开展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投资考察,推动产销对接和产业转移,为引领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惠州市工商联创新打造公益与商业融合平台,在35号AI未来街区举办年货集市,汇集50家爱心企业,展销本地特产及帮扶地区农品,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便捷丰富的年货采购渠道,也为低保、退役军人等特殊群体准备了爱心礼品,践行“商业向善”理念,构建了企业回馈社会、市民参与公益的温暖闭环,是工商联引导企业在发展中不忘反哺社会、助力共同富裕的鲜活例证。
以进固稳,勇攀高峰。惠州市工商联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民营经济促进法》赋予的职责使命,充分发挥好民营企业“娘家人”的作用,发扬优秀工作经验,探索创新工作方法,提高服务“两个健康”水平,助力惠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谭琳 实习生蔡蓝仪 通讯员聂承刚 殷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