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车村探索实施村级资源资产“统租统管”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村集体收入大增 村民就业路拓宽

2025年07月30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博罗县泰美镇车村村育秧大棚内秧苗长势良好。惠州日报记者钟畅新 摄

博罗县泰美镇车村村育秧大棚内秧苗长势良好。惠州日报记者钟畅新 摄

资产和资源是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关键要素,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在博罗县泰美镇车村村,一场以“统租统管”为核心的农村改革正悄然改变着乡村面貌。

2022年以来,通过整合零散土地资源、盘活闲置资产,车村成功将360多亩撂荒地改造为供销农场,实现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双增收”。以此为“试验田”,车村在上级部门支持下,去年底在全市率先探索实施村级资源资产“统租统管”(统一核算)改革,通过系统性机制创新,有效整合资源、激活资产、升级产业、优化治理,村集体经济收入今年有望突破100万元,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车村路径”。

创新探索

村经济联合社对村级资源资产实行“统租统管”

刚收了豇豆,又忙着育秧……走进博罗县泰美镇车村供销农场,田野里一派繁忙景象。难以想象的是,这片360多亩的农田在2022年以前还是碎片化的半撂荒地。

“以前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只有少数种植大户在耕作,不少土地半撂荒,既影响村容,又浪费资源。”车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车碧锋回忆道。早在2019年,他就开始筹划盘活土地,带领村干部统计村内连片撂荒地情况。

2022年初,机会来了。泰美镇与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签署乡村振兴战略协议,双方就建设供销农场专业合作社等达成六项合作。凭借连片耕地优势,车村成功争取到供销农场蔬菜专业合作社项目落户。

车碧锋介绍,供销农场采取“龙头企业+基层供销社+村集体+小农户”的村企合作模式。目前,村集体每年可获得17.25万元分红,农户则可获得租金+固定分红约1200元/亩。如果农户在基地工作,还有工资收入。

“家里的1亩地租出一年有1200元,我在农场干活,每天能挣150元,如果农忙时节加班一个月能拿到五六千元。”村民朱招群的话语里满是获得感,“一年收入好几万元,自己手里有钱,心里也踏实。”

土地活则产业兴。针对此前土地碎片化严重,由村民小组分散发包,存在规模效益低、管理难度大、产业整合难等问题,去年底车村在上级部门支持下,率先在全市探索村级资源资产“统租统管”(统一核算)改革,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博罗县为此建立县镇村三级联动机制:县级统筹制定标准,重点培训清产核资、并账操作等关键环节;镇级“一村一策”精准指导,确保改革稳步推进;村级负责政策宣传、民意收集、协议签订等具体工作,让改革红利惠及村民。

“村经济联合社与村民小组签订《预流转协议》,未引进项目时不分配收益;对已出租、发包的资源资产,则签订《三方补充协议》确保权责平稳过渡。”车碧锋介绍,如今,通过使用权、经营权、管理权、收益分配权“四权统一”,村经济联合社实现资源资产的统一流转、统一经营、统一收益、统一核算。

筑巢引凤

坚持招商选资,引进优质项目带动乡村发展

沉甸甸的稻穗低垂着,层层稻浪随风起伏……车村115亩连片稻田即将迎来丰收,这正是“统租统管”改革成效的生动写照。

去年底,车村经济联合社将整合的115亩耕地整体出租给企业,种植红葱、水稻、玉米等农作物。今年初又投入15万元升级农田基础设施,安装水肥一体化系统,既提升了生产效率,又实现了土地增值。

“明年土地租金预计将提高到每亩1200元以上。”车碧锋表示,目前已有多个农业企业和种植大户前来咨询租地事宜,“我们将按照市场化原则,选择最优的承租方。”

目前,车村通过“统租统管”改革,有效盘活耕地1850亩、园地1500亩、山地5000亩及养殖水面300多亩,为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盘活土地资源的同时,车村还注重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该村深入挖掘明代御史车邦佑的“忠孝廉”精神,对太昌炮楼、车氏宗祠等历史建筑进行修缮保护,并对周边池塘、闲置用地等进行统筹谋划,精心打造“御史文化园”和“新时代家风家教廉洁文化园”。

依托土地资源和文化优势,车村吸引了多个意向投资项目。其中,一个占地180亩的文旅综合体项目即将落地,建设花海、民宿、餐饮、汽车营地、亲子研学等业态,预计可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不仅带动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增收,还将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

“‘统租统管’改革为村企合作提供了更好的平台。”车碧锋介绍,该模式能为引进项目提供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既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也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

车村村书院岭村民小组组长车海明对“统租统管”充满期待。“我们小组有一个占地21亩的废弃红砖厂,一直没有盘活起来。”车海明说,实行“统租统管”后,在政策支持下,完善了相关手续,吸引了多个工业项目前来咨询,“希望能引进优质项目,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益。”

车碧锋将“统租统管”改革形象地比作“筑巢引凤”,并强调坚持“招商选资”原则,重点选择最适合村庄发展需求、最能带动村民增收的优质项目。

实行“统租统管”后,如何确保村民收益?“我们实行的是双轨分配机制。”车碧锋介绍,对存量资源收益按既定方案分配;对改革新增收益,在保障村民分红的同时,提取部分作为发展基金用于产业培育,形成可持续的“造血”机制,激发农村经济内生动力。

“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60万元,今年有望突破100万元。”车碧锋信心满满。

惠州日报记者香金群 实习生张荟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