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同舟 惠州上下共筑防汛安全线

持续暴雨致我市多地出现险情,各县区各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全力抢险救援

2025年08月06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在惠阳淡水白云二路,救援人员将受困群众转移到安全区域。惠州日报记者李芳娟 摄

在惠阳淡水白云二路,救援人员将受困群众转移到安全区域。惠州日报记者李芳娟 摄

    转移人员在仲恺陈江街道应急避难临时安置点吃午餐。    惠州日报记者钟玮 黄鑫威 张艺明 摄

转移人员在仲恺陈江街道应急避难临时安置点吃午餐。 惠州日报记者钟玮 黄鑫威 张艺明 摄

    大亚湾交警在处置险情。    惠公宣供图

大亚湾交警在处置险情。 惠公宣供图

    仲恺潼侨镇动员党员干部逐户敲门排查。    惠州日报记者钟玮 通讯员张惠琴 摄

仲恺潼侨镇动员党员干部逐户敲门排查。 惠州日报记者钟玮 通讯员张惠琴 摄

    惠阳秋长街道应急救援工作人员为受困小区运送救援物资。    惠州日报记者黄尉宏 通讯员林作栋 摄

惠阳秋长街道应急救援工作人员为受困小区运送救援物资。 惠州日报记者黄尉宏 通讯员林作栋 摄

    救援队帮助受困老人转移。惠州消防供图

救援队帮助受困老人转移。惠州消防供图

    抢险小队扛着沙袋冲向堤坝。    惠州日报记者刘乙端 通讯员刘素梅 摄

抢险小队扛着沙袋冲向堤坝。 惠州日报记者刘乙端 通讯员刘素梅 摄

持续暴雨致使我市多地出现内涝、山体滑坡等险情,道路积水、村庄小区浸水、交通中断、群众受困等情况接连发生。面对严峻汛情,8月5日,我市各县区、各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全力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党员干部及志愿者队伍迅速响应,冲锋在抢险救援一线,及时转移群众、抽排积水、清理路障、运送物资等,上演了一个个风雨同舟的感人画面。

救援

多方力量集结守护生命安全

汛情就是命令,救援刻不容缓。在连续强降雨袭击下,惠阳区多地出现内涝险情,其中淡水街道、秋长街道受淹情况最为严重。来自市、区的多支救援力量闻汛而动,第一时间投入到抢险救援工作中,全力转移被困群众。

惠州蓝天救援队、惠阳区蓝天救援中心、惠东蓝天救援队迅速集结一支支精干力量,携带救援艇赶赴惠阳淡水和秋长参与救援,在深水区一趟趟来回,将一名名被困群众转移至安全地段;惠阳区人武部紧急出动6支民兵分队共200余名民兵,分赴惠阳区淡水、秋长、沙田、镇隆和新圩开展防汛救援工作。截至8月5日20时记者交稿时,全区累计转移群众7550名。

强降雨还导致惠阳淡水、秋长部分受淹区域出现停电停水情况,给居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当地政府迅速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物资调配与运送工作,“暴雨无情人有情,感谢政府及时送来物资!”秋长街道万科万悦花园小区居民李女士表示,物资发放缓解了燃眉之急。同时,淡水街道积极协调供电、供水部门,争分夺秒对受损设施进行抢修。目前,部分区域已恢复水电供应。

面对多地内涝险情,惠州公安迅速集结应急力量下沉到一线。8月5日上午,惠城区小金口辖区部分低洼地段出现内涝,积水漫入居民楼,多名群众被困。惠城公安民警驾驶橡皮艇深入受困区域,挨家挨户排查险情,成功将受困群众安全转移。

连续强降雨导致惠东县出现多处内涝、山体滑坡等险情。8月5日天刚亮,惠东县爱心群志愿者协会就接到群众求助,赶到受淹的惠东县平山街道陶然居小区救援。“志愿者很快就来了,用冲锋艇把我们带出去,挺感谢他们的。”居民们说。当天,除了志愿者,当地街道办、居委会等工作人员也参与到救援工作当中,成功转移了10多名群众。

5日上午,仲恺高新区陈江街道银湖路、胜利街区域积水较深。为阻挡积水进入店内,街道两侧的商铺纷纷采取应急措施,有的用木板、有的用纸皮筑起了挡水门槛。仲恺高新区应急救援协会的志愿者出动橡皮艇帮助群众抢救物资,并通过喇叭不断提醒涉水群众注意安全。

保畅

清障排险保通畅

排积水、清路障。面对暴雨导致的路面积水、树木倒伏等情况,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及时清理路障,全力恢复交通与社会秩序。

惠城区芦洲镇龙颈村与河源紫金交界处,由于连降暴雨,8月4日,进出龙颈村的唯一通道乡道YH85线出现两段山体滑坡阻断道路,大量泥土高高堆积在水泥路上,道路被封死,致该村400多名村民受困。事发后,抢修人员及机械车辆从河源古竹镇江口进龙颈村方向开始清理,4日下午已清理完一处塌方点。另一个白蚬塘处塌方点在5日下午已抢通出一条单行道,偶有村民驾驶摩托车或小汽车经过。

此外,暴雨导致惠城区江南街道慈云路与祝屋一巷交界处、江北文昌一路荣灿广场附近分别有一棵大树发生倒伏。所属街道立即协调相关部门对倒伏树木进行清理,恢复道路通畅。

8月5日上午,惠阳城区坝尾街、承修四路、河背街、南湖路等20多条道路出现积水,被临时管控。惠阳区市政和代建事务中心对部分照明路线采取紧急防护措施,如对星河东一路、星河西一路、秋宝路(秋南医院段)、惠阳体育文化公园(一、二、三期)等路段控制箱断电,将根据汛情变化适时重新检测线路后再恢复亮灯。同时,淡水半岛滨水公园、惠阳体育文化公园封园。

在博罗县罗阳街道,强降雨导致浪头村碧桂园小区的路口被淹,村干部一早就过去查看情况,在路口拉起警戒线,提醒群众不要涉水前行;在田牌村,村组干部上路巡查,在巡查中发现道路交通受阻,第一时间清理树枝、石块等路障。

8月5日上午9时,惠东县大岭街道平梁路蓝天幼儿园段积水渐渐退去,工作人员及时清理排水井附近的垃圾,加速积水消退。附近居民也纷纷行动起来,拿起扫帚清理门前积水。

8月5日早上,暴雨导致大亚湾开发区龙海三路、澳头圆盘等多处出现积水内涝,其中西区街道七里香堤花园小区地库进水受淹,区应急管理局、区城乡建设和综合执法局、西区街道办立即安排子母式大流量排水抢险车、龙吸水前往现场排水。当天中午开始,多处路段积水渐退,交通恢复正常。

防御

多措并举排隐患

挨家挨户宣传防汛、深入一线排查安全隐患……面对汛情,全市各地党员干部积极行动,扎实做好防汛工作,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阿叔,没什么急事不要外出,下雨天外面不安全。”8月5日一早,博罗县石坝镇的镇村干部奔赴防汛一线,挨家挨户做好防汛宣传;到易涝点巡查,在危险区域拉警戒线进行提醒。湖镇镇通过乡村大喇叭广播、LED屏、微信群、短信等循环播发降雨预警及防御指南。

“快把挖掘机开过来,抓紧把水里杂物刨开,不然会漫水的。”8月5日上午9时许,龙门县地派镇降下暴雨,地派河水位急剧上涨,地派镇工作人员发现地派村寒水桥桥洞被竹竿、树枝等杂物堵塞,当即调派挖掘机清理,确保河水畅流。期间,抢险人员还顶风冒雨对河道堤坝展开拉网式排查,对薄弱环节及时加固。同日上午,地派镇Y114县道沿线清塘村4个村民小组因河水倒灌,出现民房进水、乡道被淹情况。该镇应急队员迅速集结,安全转移44户125人。截至5日16时,受浸民房及路面积水已全部消退。

位于仲恺高新区的星恺大剧院作为陈江街道应急避难临时安置点,8月5日共安置了39名群众。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目前安置点物资储备充足,且已配备棉被、席子等物品,保障群众基本休息需求。

潼侨镇依托“数智潼侨”基层治理平台的智慧水位尺监控系统,党员干部实时掌握辖区内河段流速、流量变化,对地质灾害点、低洼积水点实施24小时动态监测与智能预警,为科学调度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提醒

警惕次生灾害,景区临时关闭

当前汛情形势仍然严峻,次生灾害风险仍需高度警惕。相关部门提醒广大市民群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远离地质灾害隐患点、低洼积水区域及封闭管控区域。8月4日上午,强降雨引发惠东县弘诚厚园伯爵山山体滑坡、青云原火力发电厂旁排水渠护坡崩塌。5日,滑坡区域在大雨冲刷下泥土更加松软,为避免二次灾害,现场已被围蔽并有社区工作人员值守,避免无关人员进入。

截至8月5日10时40分,全市48家A级景区全部关停。惠城6家景区、惠阳10家景区、惠东10家景区、博罗9家景区、龙门10家景区(温泉关闭户外区域,酒店正常运营)、大亚湾2家景区、仲恺1家景区已全部关停。在此提醒广大市民,严格遵守政府及有关部门发布的公告、禁令、警示,不得擅自进入未开发、未对社会公众开放的景区景点开展游览、探险、戏水、露营等活动。

当前,全市各县区、各部门正加强值班值守,全力落实人员转移避险、强化地质灾害隐患巡查与防范,严密监测雨情、水情变化并科学研判风险,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特写

暴雨围困,他们托起 老人涉险前行

惠阳多部门协同转移42名养老院人员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8月5日惠阳区多地水位急剧上涨,防汛形势骤然紧张。位于秋长街道低洼地带的龙丰桃园养老公寓周围出现积水,这间长者安享晚年的宁静院落,变成被洪水围困的“孤岛”,院内42名老人和护工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险情就是命令,惠阳多部门联动迅速开展救援行动。

龙丰桃园养老公寓内共有29名老人。该院因地势低洼,临近水塘,存在被淹风险。当天凌晨,市、区民政部门及秋长街道办工作人员紧急进驻该院,惠阳区住建局对房屋结构进行了细致检测。考虑到安全问题,于8月5日凌晨4:30左右将全院老人转移至二楼的临时安置点。

“出现积水后,我们就开始分区域断电。”该院负责人周智彬介绍,当天上午,淡水河水位持续上涨。养老院随时面临断水断电的情况,与外界的联系也可能随时中断,有变成“孤岛”的风险。

为保障老人的生命健康安全,惠阳区迅速组织由消防、民政、秋长街道办和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等部门机构组成的救援队伍,紧急调配了4艘冲锋舟、多辆大巴和救护车赶赴养老院。

进入养老院后,救援队了解到院内29名老人中,有4人卧床,其余都需坐轮椅出行。在转移过程中,对于这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救援人员展现出了十二分的耐心与细心。“阿伯阿姨,你们别担心,我们带你们去安全的地方,您扶稳轮椅。”救援人员或小心翼翼地推着轮椅在狭窄的楼道中艰难前行;或合力肩扛手抬卧床老人,他们屈膝蹲下,将老人轻轻托起来,稳稳地护送着每一位老人上冲锋舟。

为在转移过程中提供医疗保障,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派出的专业医疗人员全程参与到救援中,他们背着医疗设备,紧随救援队伍,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

经过救援人员两个半小时的不懈努力,28名老人被安全转移至酒店的临时安置点,并得到了妥善的照顾和休息。一名出现呼吸问题的老人,在医疗人员的专业陪护下,被送往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进行进一步观察治疗,目前情况稳定,已无大碍。

至此,养老院内42名受困人员均安全脱险。

惠州日报记者许文昌

暴雨中的“护堤战”

仲恺陈江澄海村民用坚守筑牢安全防线

8月5日,仲恺大地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笼罩。清晨七点,当许多人还在睡梦中时,仲恺陈江街道澄海村的防汛警报已骤然拉响——水围河段出现倒灌,周边大片农田瞬间面临被淹的险境。几乎是同一时间,堤塘村民小组靠近广东(仲恺)人工智能产业园火车段的陂头处,在雨水持续冲击下,已存在崩堤风险。一旦溃决,老围村、新围村五六百人的家园将受淹。

危急时刻,村委会当机立断,紧急调来了两部挖掘机驰援。“挖掘机整整工作了一个上午,可泥土刚填上就被洪水冲垮,当时冲过来的水已经有半米深!”澄海村储备书记杜绍平回忆说。

怎么办?一边,挖掘机在陂头处与洪水展开拉锯战;另一边,由村委会干部、村小组成员、村民、网格员、征地组成员组成的抢险小队,扛着沙袋冲向堤坝。冰冷的雨水混着泥浆溅在身上,没人顾得上擦拭,大家手手相传,将一袋袋沙袋堆叠起来,一段临时护堤在众人的合力下渐渐成型。

上午10时,水围河的险情尚未完全缓解,沙沥河道又传来警讯——永联桥附近河水开始倒灌,水位距离路面仅剩10公分,河水随时可能漫过桥面涌入村庄。“必须堵住缺口,绝不能让水从这里过去!”永联村民小组长发现情况后,立刻召集村民到现场抢险。

永联桥是当地村民必经路口,很快,20多位村民自发聚拢过来,将一袋袋沙土变成坚固的“砖块”,数小时的持续奋战后,一袋袋沙袋在永联桥关键位置整齐码放,宛如一道坚固的“防汛墙”;堤塘村民小组的陂头处,临时护堤稳稳挡住了洪水的冲击;水围河的排水渠被挖掘机成功封堵,农田保住了。

雨还在下,但澄海村的街巷里,那一道道由沙袋筑成的防线,在暴雨中愈发清晰。它们不仅挡住了洪水,更凝聚着干群同心、守望相助的力量,成为这个雨天里最温暖的守护力量。惠州日报记者刘乙端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匡湘鄂

本组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彭红霞 黄尉宏 李芳娟 许文昌 李燕文 蔡伟健 黄宇翔 钟玮 匡湘鄂 侯县军 刘豪伟 汤渝杭 特约通讯员周文媚 廖咏琳 陈丹娜 通讯员温洁媚 吕嘉琪 田家斌 黄美琳 肖洁 林作栋 廖敏君 叶文婷 廖任平 徐小凤 刘纤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