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亩生态示范田夏稻丰收
2025年08月06日惠州日报龙门新闻
字号:T|T
龙门供销高标准生态示范田项目夏稻丰收。 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 通讯员龙融心 摄
惠州日报讯 (记者黄宇翔)近日清晨,在龙门县龙江镇广尾村桥背村民小组的田野上,大片金黄的水稻在微风中翻滚,像一片金色的海洋。随着数台水稻收割机发出轰鸣,以“良田沃土绘丰景 百千万工程促振兴”为主题的2025年龙门供销高标准生态示范田收割观摩会拉开序幕。田埂边,县供销社、龙江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及农服体系人员、周边农户等50余人共同见证这份丰收喜悦。
活动现场,收割机在稻田里穿梭,锋利的割刀将稻穗卷入,脱粒、清选一气呵成。“你看这稻穗,颗粒饱满得很!”农户李大叔踮脚望着收割机作业,脸上笑开了花,“以前自家几亩小田,收稻子全靠人工,累不说还慢。现在用机器收,半天就能收几十亩。”
据现场测量,观摩会收割稻田50余亩,产出湿谷17.43吨。“这片示范田去年8月建设,面积600亩,是整合碎片化耕地搞出来的‘大田’。”县供销合作联社党组成员谭志平介绍,龙门供销高标准生态示范田项目由县供销社牵头,联合县产投公司及龙江镇政府进行土地流转,并引入省供销社直属企业天禾股份农服团队专业种植管理。种植模式以“双季水稻+紫云英”轮作为主,主要种植本地优质丝苗米。通过科学种植、用药、管护的叠加赋能,确保示范田的水稻长势喜人,为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龙门供销高标准生态示范田项目作为龙门县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重要抓手,通过“小田并大田”的模式,将原本碎片化的耕地整合为连片高标准农田,大大提升机械化作业效率。这一举措不仅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