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妹陈凤媚唱山歌走红网络

“用歌声唱响美好生活”

2025年08月12日惠州日报人物
字号:T|T
    陈凤媚开展直播助农销售农产品。    惠州日报记者朱金赞 摄

陈凤媚开展直播助农销售农产品。 惠州日报记者朱金赞 摄

“象头山下的泰美荔枝,果肉饱满厚实、莹润透亮、鲜甜多汁,散发着香气。真是好山好水出好荔。”日前,网络达人、短视频博主陈凤媚通过微信视频号“惠州客家媚”在博罗县泰美镇雷公村一处荔枝林里进行公益直播带货。在与网友的交流中,陈凤媚口齿伶俐,偶尔说起地道客家话,使得直播更接地气,收获不少订单。

甜美的笑容,热情的声线,悠扬的歌声……陈凤媚近年来在网络上唱客家山歌走红,其中一条在惠城横沥拍摄的短视频浏览量超312万人次。今年夏季荔枝上市以来,陈凤媚在惠城、博罗、惠东等地开展多场直播,助农销售荔枝数千斤。

客家山歌唱红“客家媚妹”

陈凤媚年近40岁,出生于惠城区汝湖镇仍西村,是土生土长的客家人,嫁到博罗县横河镇。她自小喜欢唱歌,小时候,爷爷在家里循环播放新潮客家山歌剧《歌王斗歌仙》《啼笑姻缘》,让她从小熏陶在客家山歌的环境中。在河源紫金外公家里,她常常听到录音机播放《三斤狗》等经典客家山歌。客家山歌的旋律,多年来一直萦绕在她耳边。在她看来,客家山歌内容广泛,语言朴素生动,善用比喻,韵脚齐整,给人生活的启迪。

2019年她开始拍摄短视频,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日常视频发至网络,一开始只是自娱自乐,没想到渐渐火了起来。

打开“惠州客家媚”微信视频号,其认证信息为“生活自媒体”,数以百计的短视频让人目不暇接,其中唱客家山歌的视频占了大多数。目前,“惠州客家媚”微信视频号粉丝量有近7万人。与此同时,陈凤媚在抖音开设的“客家媚妹”账号,粉丝量达11万人。其中不乏浏览量上百万人次的短视频,在惠城横沥田间拍摄的一条客家山歌视频,浏览量更是超312万人次。

陈凤媚演唱的歌曲以客家山歌为基调,同时融入对客家文化特色的情感表达,通过描绘客家妹子耕种、做饭等生活场景,展现其温柔、勤劳和美丽的形象。这样的短视频作品,累计有两三百条。网友们纷纷留言,称“这是一个甜美的客家妹子,用歌声唱响了美好生活”。

“我来自农村,也是客家人,机缘巧合将两者的内容结合,拍摄制作了众多客家山歌的短视频。”陈凤媚说,她是农民的女儿,应该发挥所长,为农村做点事情。

开展直播带货助农销售

2012年,陈凤媚开始创业,从事知识产权代理,为企业建设品牌,申请商标、版权等。

近年来,受惠州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等单位邀请,陈凤媚多次为农业企业负责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种养殖大户等讲解商标申请等领域的知识。她还兼任惠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秘书长、市农民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今年,她兼任惠州市烹饪协会理事,致力于开展将农产品直接送到餐桌的助农行动。

陈凤媚热情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如从2019年开始为博罗县辉煌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农产品品牌,注册“粤辉煌”“众辉煌”“粤辉煌水晶球”等商标,协助该合作社先后评上县级、市级示范社,并于2024年入围广东省标杆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今,该合作社的荔枝被收录进“粤字号”农业品牌目录,其果园成为“粤字号”农业品牌目录品牌示范基地。

在服务农业农村的过程中,陈凤媚发现田间地头特别适合拍摄短视频。于是,她开始拍摄短视频、记录生活工作点滴,并上传至网络,受到好友和网友的好评。约5年前,热爱唱歌的她开始制作客家山歌短视频,自拍自唱自剪,增加短视频作品的观赏性、娱乐性。在她的镜头和歌声中,有惠州各地的农村、农产品和客家习俗场景,充满乡土气息。

“一开始,我只是走模仿路线,唱别人的歌曲,后来学着改编歌曲、自己创作。”陈凤媚说,出发点是自娱自乐,但没有想到粉丝越来越多。到后来,有些粉丝看到她的视频,邀请她去拍摄推广农产品,甚至有其他城市的农产品企业直接寄来产品,请她拍摄视频配客家山歌进行推介。在这期间,陈凤媚尝试直播带货,锻炼口才,培养随机应变的能力。

从秀才艺到帮助农民,陈凤媚走在乡间小路上,继续唱着客家山歌。

今年6月,惠州各地荔枝陆续上市,陈凤媚也忙碌起来,先后走进博罗、惠东等地的专业合作社,帮助果农直播带货,带动荔枝销量数千斤。

“直播助农是我的新尝试,日后会发挥所长,开展网络助农,让农民多卖点农产品。”陈凤媚表示,未来她计划通过短视频平台、直播间推介惠州的农产品、客家土特产、客家美食,也会继续将客家山歌唱好,推动更多的农产品搭上网络“快车”销往各地。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