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镇镇

50位“爱心妈妈”结对困境留守儿童

2025年08月12日惠州日报博罗新闻
字号:T|T

“阿锋(化名),这几天暴雨,注意安全。”“知道了,玲姐。”这个暑期,来自博罗县湖镇镇黎光村的少年阿锋在某企业实习。期间,来自“爱心妈妈”叶玲的关心让他备感温暖。

今年以来,博罗县湖镇镇妇联开展以“守护成长 点亮梦想”为主题的“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帮扶困境留守儿童活动。目前,已有50名“爱心妈妈”成功结对帮扶困境留守儿童。她们以“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方式,为不同类型的困境留守儿童撑起一片晴空。

“一对一”或“多对一”助力儿童成长

阿锋从小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性格比较内向。目前,他在博罗中等专业学校就读。

作为博罗县响水中学的教师、湖镇镇妇联兼职副主席,“爱心妈妈”活动开展后,叶玲第一时间响应,成为阿锋的“爱心妈妈”。

“初识他时,他不爱多说话。”成为“爱心妈妈”后,叶玲多方了解阿锋的家庭情况和成长经历。职业敏感告诉叶玲,父母爱的缺失让阿锋不自信,她要做的是,通过关爱帮他建立自信,让他开朗起来,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学习。

叶玲的热情和关心让阿锋慢慢敞开心扉,他跟叶玲聊生活和学习,还会征求她的建议。而今,阿锋亲切地称叶玲为“玲姐”。在他心里,她像是“知心大姐姐”。

湖镇镇党委委员、妇联主席黄碧萍介绍,在“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帮扶困境留守儿童活动中,该镇将困境留守少年儿童分为三类,通过“爱心妈妈”“一对一”或“多对一”针对性结对帮扶形式,给予孩子们生活陪伴、情感支持和技能培养,建立可持续的关爱机制,助力儿童健康成长,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第一类为长期在校的高中生、中专生和大学生。他们具备一定独立性,但面临升学、选科、就业等压力,需要心理支持、就业指导和成长引导。第二类为“两类”女童。她们的家庭监护能力弱,可能存在心理或行为问题,需长期陪伴和引导。第三类为适龄儿童,他们活泼好动,需要丰富课余生活,培养兴趣爱好。

活动根据结对儿童的不同类型,提供精准帮扶,把爱落到实处。

精准传达爱和关怀

针对在外求学的高中、大专及大学生群体,“爱心妈妈”精准聚焦他们的需求,以建立常态化的“暖心热线”为载体,倾力构筑“云端守护”机制。她们每周准时拨通结对学生的电话,精准聚焦他们的学业、生活及经济状况,及时传递关爱。

针对精神残疾、智力残疾两类重点女童群体,“爱心妈妈”深入村头巷尾,以定期入户走访为载体,倾力构建“零距离”守护模式。走访中,她们侧重情绪安抚与稳定陪伴,耐心运用简单指令与直观辅助工具,让关爱有效传递。她们还会细致察看居家环境,提醒监护人清理杂物、加固防护、消除滑倒与误伤隐患,营造安全整洁的生活空间。

对于适龄儿童,开展“爱心妈妈”与结对帮扶孩童互动活动,以手工制作、艺术互动等形式传递温暖,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如在新围村开展“巧制三明治 童品幸福味”关爱活动,“爱心妈妈”与结对帮扶孩童共同开启美食制作之旅。暖心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孩子们在动手的乐趣中学习简单的生活技能,更深切体会到陪伴的幸福,还有效拉近了“爱心妈妈”与结对帮扶孩童的情感距离。

无论是千里之外的云端守护,还是深入家门的零距离关怀,核心都是精准对接需求,让在外学子心有所依,让困境儿童身有所护。目前,关爱活动已成功结对帮扶困境留守儿童50名。接下来,湖镇镇妇联将持续深化“爱心妈妈”队伍建设,拓展资源链接,让这份跨越时空的守护,成为照亮孩子们梦想之路的恒久星光。

惠州日报记者李燕文 通讯员湖镇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