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揽佬《大展鸿图》MV截图。

揽佬。惠州日报记者王尉轩 摄
初见揽佬,他如约来到位于深圳某地的采访地点。这个在Spotify上播放量超越周杰伦的惠州说唱歌手,进门时略弯着腰向记者点头,礼貌中透着几分拘谨。短暂的熟络之后,他掏出那副标志性的墨镜戴上,整个人立刻变得不一样了——松弛、自信,甚至带点痞气,就像他在视频里面的样子。
“我真没想过自己能火,更没想过有一天会被拿来和周杰伦比。”揽佬笑着说。这位27岁的说唱歌手,用一口夹杂着惠州口音的“广普”,在音乐圈硬生生闯出了一条路。
成长经历
普普通通的“惠州仔”
谈及如何走上说唱道路,揽佬的回答异常直白:“我没有想要往这个方向发展,就是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又喜欢这个,就把爱好变成了职业。”
这样“误打误撞”的成名经历,与他的音乐风格如出一辙:不加修饰,直击现实。而这样的坦率,也贯穿了整个访谈。
1998年出生的揽佬,成长的轨迹与大多数惠州青年并无二致——普通家庭、普通学校,和大家一样读书、考试、上大学、毕业后找工作。如果不是因为将爱好变为职业,他可能现在正坐在某个写字楼里做着与音乐毫不相干的工作。
说到在惠州的童年记忆,揽佬的回答充满了市井气息。“常在龙丰那边玩,我放学就喜欢点一份枸杞叶猪杂汤。”对于当地美食的推荐,揽佬很是“老惠州”:“你就去找街边那些小小的店,看起来一般般,但是味道很棒!”
这些生活化的场景,后来都成为了他创作的养分。但这些琐碎的点滴,并非直接出现在歌词中。“作为创作者,我可能不会把这些东西很直接地说出来,这是大家的生活。”揽佬说。在他的作品里,惠州的街巷、氛围、人情世故,以一种更抽象、更个性化的方式流淌,等待着听众去“挖”。
音乐态度
土潮结合刚刚好
“是因为我生在这个地方,我长在这个地方,我的说唱就是这个样子。”谈及创作风格与惠州的关系,揽佬的回答既简单又深刻。他无意刻意标榜本土特色,但生长环境的影响早已深入骨髓。
从《八方来财》到《大展鸿图》,揽佬的作品一直在用独特的“广普说唱”讲述广东故事。这种融合了客家方言、粤语语调的普通话说唱,形成了一种既土味又潮流的独特风格。“土就很接地气嘛,潮也很潮流,土潮结合那不刚好吗?”揽佬这样评价外界给他的“土潮”标签。
《大展鸿图》的成功尤其值得玩味——这首歌经过网红博主“不齐舞团”的演绎后,在全球音乐平台引发热潮。当被问及创作灵感时,揽佬神秘地表示:“这个我不能说,这是我交给听众的事情。”这种拒绝过度解读作品的态度,恰是他艺术纯粹性的体现。
同样,他也不知道“为什么火”——“我们创作一首作品的时候,没有想过它会不会火,我表达我自己就好了。”对于在Spotify超越周杰伦登顶华语歌手榜首时,揽佬显得异常清醒甚至有些“抗拒”,他反复强调,不希望这件事被过度解读,“仅仅只是一个播放量而已”。
文化传播
“我很愿意让自己的家乡被全世界的人知道”
作为一名惠州人,揽佬对传播家乡文化有着清晰的使命感。
“文化这个东西,我觉得是非常有必要让更多人知道。”揽佬说。以前在外读书的时候,身边很多人对惠州的印象是海边,但其实惠州不只有海,还有西湖以及很多地方都很不错。
“目前我在海外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我很愿意让自己的家乡,包括广东、岭南这一部分,被全世界的人知道。”对于未来与惠州本土合作的可能,揽佬也很谨慎,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去做,如果做成功了,才会考虑进一步怎么样把这个事情做得更好。
流量来袭,让揽佬非常忙,脚步匆匆,常常国内国外辗转。他表示,过年的时候才会回到惠州,和爸妈一起吃团圆饭。“也希望大家都来惠州玩,到惠州打卡,红花湖等地还是很不错的。”
惠州日报记者龚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