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催热惠州租房市场

近两月新毕业大学生占租房群体三成

2025年08月15日惠州日报民生
字号:T|T

每年“毕业季”,租赁市场都会因毕业生工作租房需求,出现一波小高潮。

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进入7月份后,惠州租赁市场明显升温。综合住建部门、中介机构数据,进入6、7月份后,毕业大学生占租房群体的30%左右,仅次于外来务工人员(40%)。毕业大学生们最为关注的是租金、安全、通勤距离、房间环境及配套等问题。我市推出的“惠州青年人才驿站”3~7天免费房源等措施也深受欢迎。

毕业生各显神通租房

7月,惠州人才市场涌入大批应届毕业生。毕业生步入社会后,面临的第一个“考题”就是找房子。如何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寻找一个性价比高的“小窝”,成了他们最现实的挑战。

老家来自江西的汽车电子专业毕业生小陈,今年6月底刚从安徽合肥一家211高校硕士研究生毕业。7月中旬,他手握仲恺高新区一家上市公司的录用通知来到了惠州。

“我喜欢在安静的环境下看书、做课题,所以我不考虑集体宿舍。在网上看了多个小区,要么价格超预算,要么位置偏远,最后只能折中考虑了。”小陈后来在仲恺高新区陈江街道租下月租1300元的单间,那里距离公司约10分钟车程,楼下就是生活超市和小吃街。

像小陈这样的毕业生正成为惠州租赁市场的主力军。“房间要通风,租金不能太高。”6月底,江西农业大学应届毕业生刘成光应聘入职一家国企下属公司。7月初,他到惠州后通过网上中介、实地寻找等方式,最终在市区三新北路附近以每月500元的租金拿下一个单间。“房间采光好,去公司步行10分钟,还是挺让人满意的。”

记者综合住建部门、中介机构数据得知,进入6、7月份后,新毕业大学生已占我市租房群体的30%左右,仅次于外来务工人员(40%)。在走访中,我市多家中介机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进入7月份后,租赁市场升温不少。

“6、7月份的租赁单,起码比4、5月份增多了30%。”市区江北一家中介门店负责人蔡小姐说,6月以来,租房市场明显增多的有两个群体,一是为了下学期孩子读书做准备的家庭型租客,二是大学和中专技校的毕业生租客。

“相比家庭型,毕业生有个很大的优势是行李少,拎个箱子买上被褥就进去住了,对储物、收纳空间要求不高。”蔡小姐说。

三大区域占惠州总租赁交易量六成以上

毕业季,毕业生租房最关注的是什么?贝壳找房在陈江一家加盟门店的负责人黄亮表示,毕业生群体最为关注的有五点:一是租金,二是安全,三是通勤距离,四是房间配置,五是周边配套。

“一般来说,大学生刚出来工作的时候‘一穷二白’,绝大多数没有交通工具,所以居住地以方便上班为主,且要求家具家电齐全,对周边生活配套的要求也较高。”黄亮说,目前,毕业生租房普遍考虑两种,一种是物美价廉的单身公寓,还有就是和同事合租,找个两居室或者三居室。

“要便宜又想有较好配置,这样的房源不太好找,毕竟他们不熟悉市场,也不熟悉惠州。但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所以遇到毕业生租客,我都要求员工多费点心思,服务费也尽量优惠。”黄亮说。

记者发现,在市区中心区租房的毕业生,一般都是在市区从事商业、服务业、旅游业或者在写字楼上班的白领,而仲恺和大亚湾是惠州工业重镇,工业企业众多,租房的也多是“工科一族”。

记者从贝壳找房统计的一份报表中了解到,目前在惠州各区域中,惠州中心区、仲恺高新区和大亚湾区是租赁需求最旺盛的三大区域,合计占总租赁交易量的60%以上。

从租金看,市区中心区租金梯度较长,以一居室公寓为例,低的1000元/月左右,高的如江北中心区一些高档小区则在2000元/月以上。在产业聚集的仲恺高新区和大亚湾区则相差不大,一居室多为1200~2200元/月。

“刚毕业的学生月薪多在5000元左右,按租金不超过收入30%的健康线计算,1500元每月基本已是心理天花板。”在中介门店工作近十年的蔡小姐说。

合租分摊成本成优选

如何才能找到令人满意的房子?这也是毕业生关注的话题。惠州学院应届毕业生小林在惠阳区的找房经历颇为曲折。

“前两周一直在找,可中介带看的首套房图片与实物严重不符,环境也较差,第二套则遭遇房东临时加价。”终于在第三周,他偶然发现淡水中心区张贴的直租信息,最终以每月800元租金拿下单间,成功省下中介费。

关于上班通勤问题,小林说,这个房子距离公司有点远,也没有公交直通,目前只好找父母支持一下,买辆电动自行车过渡一下。“先这样住着吧,等有时间再看看有没有更合适一点的,最好是离单位近的,有时还可以睡个懒觉。”

更多毕业生则选择合租分摊成本。在江北CBD写字楼工作的小悦与两名同事合租了一套三居室,租金2300元/月,她住次卧,月租800元。“带飘窗的房间让加班生活不那么压抑,下班后我们常在楼下凉亭聊天,东江的风吹走疲惫。”这种居住体验成为年轻职场人的共同追求。

城中村也是不少预算紧张毕业生的首站。毕业生小李在水口片区一家港资企业上班,他告诉记者,城中村的单间低至600元/月,尽管设施简单,但楼下卖豆浆的吆喝声、夜市的烟火气,依稀有一点家乡圩镇的味道。

为助力毕业生来惠安居乐业,我市继续推动实施“惠州青年安居计划”,通过加快保障房筹建、提供免费房源、政企联动让利等系列“安居大礼包”,以“真金白银”的优惠政策为广大毕业生来惠、留惠注入强劲动能。

例如,惠州通过“驿站+”服务模式,在全市多个中心区与优质酒店(青年公寓)共建“惠州青年人才驿站”,可为高校毕业生提供3~7天的免费住宿、政策咨询、就业(创业指导)、优惠租房、城市融入等一站式服务,帮助毕业生更快融入惠州、安居惠州。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刘豪伟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刘炜炜 刘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