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时候、什么楼层最容易被蚊子咬?蚊子寿命多长?带基孔肯雅病毒的蚊子繁衍的下一代会携带病毒吗?
——“惠州惠民通”APP网友
近期,广东等地出现的基孔肯雅热疫情引发广泛关注。这种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让大家对蚊子充满“好奇”。蚊子寿命有多长?带病毒的蚊子会传给下一代吗?什么时候、什么楼层最容易被蚊子咬?为回应市民及“惠州惠民通”APP网友关切,惠州日报记者采访了惠州市疾控中心(惠州市卫监所)专家,针对蚊子习性、病毒传播规律及科学防护措施,作出权威解答。
蚊子寿命有多长?活跃期在几月份?
蚊子的生活史可分成四个阶段:卵、幼虫(孑孓)、蛹和成虫。前三个阶段必须在有水源的地方完成,成虫后则不再受水源限制。
蚊卵在夏天通常经1~2天孵出幼虫。蚊子的幼虫(孑孓)经5~7天发育,蜕皮4次变为蛹。蚊蛹的抵抗力较强,只要保持一定的湿润,就能发育羽化为成蚊。在适宜条件下,自卵发育到成蚊需7~15天。
雄蚊的寿命一般为14~24天,雌蚊寿命一般为37~74天。一般来讲雌蚊一生可产卵6~8次,每次200~300粒。
蚊子的生长和活动完全依赖于外界的气候。一般来说,我省白纹伊蚊的高峰期约在每年5月至10月,12月后至次年3月其密度最低。蚊子适应温度范围很广,通常在10~40摄氏度之间,但适应不意味着完全不怕高温。
带病毒的蚊子繁衍,下一代会携带病毒吗?
目前暂没有确切研究数据表明携带基孔肯雅病毒的雌蚊可通过产卵将病毒传给后代蚊卵。
基孔肯雅病毒、登革热病毒主要通过“人→蚊→人”的循环传播,主要风险仍来自感染期成蚊叮咬。防控核心是灭杀成蚊、清理孳生地,而非针对幼虫阶段的病毒携带问题。
孕妇感染了基孔肯雅病毒,会遗传给下一代吗?
基孔肯雅病毒主要通过携带病毒的伊蚊叮咬传播,最常见的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当蚊虫叮咬了感染者2~10天后,再叮咬人时,可使被叮咬者感染。
“人→蚊→人”传播链是基孔肯雅热的核心传播模式。该病毒不会通过日常接触引发人际传播,也不会通过咳嗽、打喷嚏传播。
若感染者血液中病毒载量高,病毒还可通过输入感染者血液或意外接触感染者血液而传播。
极少数情况下,孕妇感染后,病毒可通过胎盘导致宫内胎儿感染。若母亲临近分娩处于病毒血症期,也可发生分娩时传播,导致新生儿感染。
蚊子能飞多高?低层住户更易被叮咬吗?
在无风的天气条件下,蚊子一次性能够飞行的垂直高度大约在10来米。蚊子属于近地生物,主要在6层楼以下的区域内活动,特别是3层楼以下,蚊子出现得最多。
但若遇到顺风等因素,蚊子会像坐了直升机一样,一直到达100多米的高度。蚊子也可以随着电梯、楼梯等飞上高层。此外,高层阳台花盆托盘、空调排水管等积水也可成为蚊子新孳生地。因此,即使住在二三十楼,仍然可能发现蚊子。
蚊子可以飞多远?
在有食物的情况下蚊子飞得不是很远,主要在食物附近活动。以伊蚊为例,它们的飞行范围一般在孳生地附近50~100米。也不排除一些“聪明”的蚊子会搭乘交通工具或者附着在一些花草器物上面移动,或者顺风的情况下,它们可能转移到距离上个栖息地很远的地方去。
蚊子在一天中什么时间活动最频繁?
不同蚊子“轮班”时间不同。
传播基孔肯雅病毒的伊蚊喜欢在白天吸人和动物的血液,通常日出前后1~2小时和日落前后2~3小时是伊蚊的叮咬高峰,日落前叮咬吸血的活动比日出前更为频繁。
库蚊喜欢在夜间咬人吸血。中华按蚊喜欢在黎明时分攻击人类。
手速不够快打不到蚊子?
大部分人遇到蚊子的第一反应,应该都是用巴掌拍!尤其是对那种在身边环绕,不断发出嗡嗡声的蚊子。但一顿猛拍下来,手拍疼了不说,蚊子基本拍不着。很多人怀疑是自己的手速不够,其实有可能是你拍蚊子的姿势一直是错的。
蚊子的翅膀构造加上它不同寻常的运动模式,可以把它想象成俯冲飞行的飞机,更适合上下飞行。所以你拍掌的时候,它们基本会向上或向下逃窜。换句话说,更容易拍中蚊子的正确姿势是“上下合掌”,而不是“左右合拍”。
相关链接
如何科学防蚊?
●物理方法:
“没有积水就没有蚊虫,没有蚊虫就没有基孔肯雅热传播”。蚊子会在水里产卵。当前汛期降雨频繁,房前屋后易形成积水,市民需主动清理积水,筑牢家庭防蚊第一道防线。
装好纱窗,睡觉拉好蚊帐。电蚊拍+手动拍随时联动。
室内保持适宜温度,出汗后及时擦干,以免蚊子“惦记”。
外出时,穿上浅色轻薄的长袖长裤。
●化学方法:
挑选合适的驱蚊产品。在蚊虫活跃的清晨和黄昏,可使用含避蚊胺、驱蚊酯、派卡瑞丁、柠檬桉叶油成分的驱蚊液。具体产品成分及使用方法请参考说明书。
相关部门集中灭蚊行动期间,市民可同步使用蚊香、电蚊拍等加强效果,但需避免降雨时盲目喷洒药剂导致污染。
惠州日报记者周智聪 通讯员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