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管执法局以科技赋能防疫工作与市容环境整治

推行“一码一档”管理 压实“门前三包”责任

2025年08月25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工作人员上门宣传防疫事项。

工作人员上门宣传防疫事项。

商铺门前的一汪积水、一处卫生死角,都可能成为疫情传播的隐患,直接威胁群众健康。为有效防范基孔肯雅热等疫情传播风险,全力守护群众生命健康,近期,市城管执法局统筹县(区)城管执法部门和镇(街)综合行政执法队一体推进疫情防控和市容环境卫生整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利用信息化手段压实商户(单位)“门前三包”责任,通过推动商家管好“门前事”,将防疫工作与市容环境整治紧密结合,以科技赋能提升管理效能,取得阶段性成效。

8月12日,市城管执法局印发相关通知,要求各级城管执法部门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将防疫工作与环境卫生“脏乱差”整治行动一体部署、推进。各县(区)城管执法部门迅速响应,组织镇(街)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商家切实承担起门前卫生保洁、秩序维护、设施管护的责任,从细微处筑牢环境防疫线,为群众健康添屏障。

通过“集中整治+宣传引导”的方式,市城管执法局督促各级部门强化多部门协同,针对跨门店经营、占道堆放、卫生脏乱差等问题开展全面排查,尤其紧盯商铺门前易积水区域。据统计,8月12日至21日期间,全市累计开展联合执法202次,出动2123人次,检查商户3447户,派发责任告知书2009份,整改问题1005宗,立案13宗,有效消除疫情传播的“温床”,为群众健康筑牢防线。

市城管执法局成立专项督导组,由局主要负责同志带队下沉县(区),聚焦沿街商户(单位)“门前三包”主体责任履行情况,重点检查每日清扫保洁是否到位、污水积水是否及时清理、蚊媒消杀是否落实等防疫关键环节,开展专项督导10余次,覆盖13个镇(街)60个场所,移交问题清单87宗,推动商家从“要我做”到“我要做”,主动筑牢门前防疫屏障,共同守护群众生命健康。

依托“惠州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市城管执法局创新开发“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业务模块,以“一码管全域”为核心,为商铺核发“二维码数字身份证”,将门前积水清理、卫生维护等防疫要求纳入责任区管理范畴,实现对责任主体的实时监控、日常检查及“一码一档”管理。目前,各县(区)已完成1434宗赋码录入,通过信息化手段让商家的防疫责任更清晰、管理更精准,为守护群众生命健康提供有力支撑。

下一步,市城管执法局将持续加大下沉督导力度,指导各地对照问题清单逐宗核查销号,严查违法违规行为,紧盯商铺门前卫生防疫问题整改,尤其抓好积水清理等关键环节,同时常态化推行“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模块,实现巡查、整改全流程线上闭环管理,让每一家商铺都成为防疫战线的坚固一环,切实为守护群众生命健康提供坚实保障。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谭琳 欧阳成 实习生韩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