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沃土铺展全民国防教育新画卷

惠州大力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工作营造“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社会氛围

2025年08月26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p>    “小小国防宣讲员”宣讲全民国防教育知识及红色故事。</p>

“小小国防宣讲员”宣讲全民国防教育知识及红色故事。

<p>    “国防教育小兵”向国家一等功臣代表敬献鲜花。</p>

“国防教育小兵”向国家一等功臣代表敬献鲜花。

<p>    林鹤。通讯员林海 摄</p>

林鹤。通讯员林海 摄

<p></p>

开栏语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全民国防教育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的基础性工程,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全民国防意识的有效途径。

在中共惠州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本报即日起开设“国防教育视窗”专栏,通过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普及全民国防教育,引导带动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参与国防建设,让国防教育进入千家万户,共同筑牢国家安全屏障。

“国无防不立,善教得民心。”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全民国防教育的普及和全民国防意识的增强。

惠州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内,老兵宣讲、军事体验、红歌合唱等活动,让全民国防教育更加有声有色;社区内、校园里,一堂堂沉浸式国防教育课,在大家心田播撒下一颗颗爱国强军的种子……今年“八一”前后,惠州市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全民国防教育主题活动,让市民群众在国防教育的熏陶中汲取精神力量,激发强军报国政治热情。

近年来,惠州市全民国防教育工作已逐步形成党委领导、军地协同、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新格局,有机制、有平台、有方法、有参与,让全民国防教育活动犹如“百花齐放春满园”,融入百姓生活、深入万千人心,开创了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新局面。

国防教育阵地建设逐步形成品牌

位于惠城区青少年宫一楼及负一楼的惠州市惠城区全民国防教育馆,设置了“铭记历史 警钟长鸣”“强军兴军 伟大征程”等5个主题展厅,以国防知识、国家安全等为主要内容。在这里,人们感恩思源、传承精神、砥砺前行。

这座建筑面积1730余平方米、室外“革命军事长廊”长约160米的场馆,采用声光电等多种展陈形式,生动再现了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国防发展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建设成就、惠城区双拥工作和人民武装工作发展历史等。

作为一处按照省级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标准建设的重要阵地,惠城区全民国防教育馆充分利用全民国防教育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先后举办各类国防教育活动20余场,参与市民群众2万余人次。

一花见春。一处国防教育基地就是一本生动的教材,这样的全民教育场景在惠州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

在博罗县东江纵队纪念馆,青少年通过声光电技术穿越时空触摸历史、切身感受抗战峥嵘;在惠东县高潭革命老区,游客吃着“抗战餐”、走着“情报路”;广东惠州龙门红色战争实景剧《粤是故乡名》,用一部剧让人记住了一座城……

数字化创新、“教育+体验+消费”新模式、革命场景再现……种种创新举措,让每一处革命遗址都成为培塑国防观念的“精神高地”,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正如一位市民在参观完东江纵队纪念馆后所说:“在这里,历史不再遥远,国防就在身边。”

据统计,惠州目前共有205处红色革命遗址。依托各类红色资源,惠州市构建起全域化、立体式的国防教育网络,国防教育阵地建设逐步形成品牌,让红色基因与国防意识在沉浸式体验中深植人心,绘就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的壮阔画卷。

多方式让全民国防教育“活”起来

“一二一、一二一……”在惠州市华罗庚中学,“国防班”的同学们身穿迷彩服、手持训练步枪,表演了一套霸气凌厉、虎虎生威的刺杀操,赢得阵阵喝彩声;在惠城区青少年宫,“国防教育小兵”手捧鲜花,向周元生、谢石朋、吉励华、周国良、罗春生5位国家一等功臣代表献花致敬……

全民国防教育不能停留于空洞说教。惠州通过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国防教育活动,让全民国防教育入脑入心。

7月13日,惠州隆生金山湖中心一楼中庭人头攒动,歌声、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一场以“青春铸军魂 热血保家国”为主题的全民国防教育暨征兵宣传活动正在这里火热开展。

精彩节目展演、国防知识有奖竞答、军备模型展示……这场集文艺展演、政策宣传、互动体验于一体的全民国防教育暨征兵宣传活动,让不少到场市民直呼“太燃了”!

“活动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全民国防教育和征兵宣传‘活’了起来。”不少参加活动的家长表示,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既能让孩子了解国防知识,也能引导他们树立报国理想。

不拘泥于课堂,不停留在书本,惠州精心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全民国防教育“移动课堂”。去年以来,惠州市先后开展了“依法开展国防教育 提升全民国防素养”2024年惠州市全民国防教育月、市国防教育“七进”活动、市国防教育宣讲员比赛、市全民国防教育知识竞赛等活动。

“让全民国防教育从娃娃抓起。”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等部门还组织开展了《国防教育》读本进校园等国防教育系列活动,通过一个个故事启发心灵,一次次活动深刻洗礼,让国防教育“润物无声”,受教育师生达10万人次。

今年开始,惠州市将部署和逐步实施全民国防教育专项机制优化、人才梯队建设、宣传矩阵升级、实践平台拓展、阵地网络夯实、红色基因传承、社会协同创新、法治保障强化、效果评估数字化等10大项目,以更加丰富多彩的方式,让全民国防教育“活起来”“火起来”。

广泛开展群众性国防教育活动

人人受熏陶,国防情更浓。

“炮弹就在身边爆炸,但战友们没有一人后退……”8月1日,在大亚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78岁的一等功臣谢石朋老英雄用朴实的语言,深情回顾了当年战场上的峥嵘岁月,让现场的党员干部、家长学生无不动容。

近年来,惠州市各级各部门不断丰富教育实践载体,广泛开展群众性国防教育活动,吸引了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在全社会营造出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浓厚国防教育氛围。

惠城区桥西街道在南湖社区精心打造了全区首个国防教育进社区文化长廊,系统展示了中国精神、现代国防、征兵知识等国防教育内容,吸引众多青少年驻足观看,有效提升其国防教育综合素养,厚植家国情怀。

青少年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惠州市各地广泛加强校园国防文化建设,统筹抓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红军小学”、少年军校联创联建,将全民国防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作为思政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

同样作为国防教育的重点对象,领导干部发挥着“头雁效应”。惠州市各级将国防教育融入议军会,引导广大领导干部学习政策、了解形势、增强忧患、心怀家国,确保党管武装原则贯彻落实;推动国防教育纳入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干部教育培训、公务员任职培训等,示范带动全民国防教育深入普及。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如今,全民国防教育的根系已在惠州大地越扎越深,必将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百岁东江纵队老战士林鹤:

百战淬铁骨 烽火铸忠魂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时代……”在惠州市惠城区水东街的一栋居民楼内,101岁的东江纵队老战士林鹤端坐在沙发上,胸前的勋章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从1945年参加革命,到1955年脱下军装回到地方,短短10年时间,林鹤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以及抗美援朝战争,大大小小的战斗不下百场。这是浓缩了老人一生的奋斗荣光,也是馈赠给后辈一笔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被铭记、颂扬。

与敌军展开生死周旋

林鹤是广东潮阳人,1924年9月出生,原名马野,又名林英。

1945年5月,林鹤参加革命,成为一名光荣的短枪队队员,同年8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先后参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以及防汛救灾等工作。

近日,走进位于惠城区水东街的林鹤家中,只见干净整洁的客厅书架上,整齐摆放着《东江纵队志》《志愿军英雄谱》等各类革命历史书籍;墙面上则悬挂着林鹤佩戴各种勋章和锦旗的照片。

眼前的林鹤刚从睡榻上起身,精神抖擞,声音清亮而高亢,脸上时刻挂着笑容。回忆起曾经的烽火岁月,这名101岁老人至今仍记忆犹新。

“刚参加革命时,在揭阳、普宁与日本人干过几仗。”林鹤兴奋地说,当时,他们是以游击战的方式,与侵华日军展开生死周旋,先后击毙日军数名,并成功俘虏一名日军。

1946年6月,林鹤参加东江纵队北撤到山东烟台的行动。同年10月,奉党中央和华东局的命令,东江纵队先后转移到山东临沂、莒县等地继续开展革命斗争。

在此期间,林鹤进入华东军政大学深造,系统学习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当时,连排干部非常注重基础的军事理论和射击、刺杀、爆破等五大军事技术的学习。”林鹤介绍,学习结束后,他被派到两广纵队教导支队第二团任排长,随后渡过黄河与华东野战军协同作战,掩护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949年,两广纵队在河南誓师南下进军广东。当年9月,林鹤所在部队进入广东和平,横穿博罗,进入惠州市区,跨过东莞,紧紧咬住国民党保安第三师和第五师,并在中山附近前山镇(现前山街道)打响战斗。“当时,敌人已成惊弓之鸟,不堪一击,很快就溃败,退走湾仔,一部分扔掉装备,逃到澳门。”林鹤说道。

战场上打下五架敌机

新中国成立后,林鹤先后在珠江军分区某团任侦查参谋、干部队副队长、教导队中队长等职务。1951年10月,进入广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步兵学校学习。

1952年6月,林鹤跟随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射炮部队入朝鲜作战。“在朝鲜,所见之处都是废墟,敌人飞机整天在空中盘旋,我们只能白天在防空洞休息,晚上行军。”林鹤介绍,他所在部队与朝鲜人民军高射炮部队相互配合,左右夹攻美国飞机,先后两次共计打下五架敌机,为祖国立下战功。

1954年,林鹤随部队回到祖国湖北,并在湖北黄石参加防汛救灾工作。1955年,他从部队转业到惠阳。2019年获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2020年获颁“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作为一名有着80年党龄的老党员,不管在部队还是回到地方工作,林鹤始终坚定地相信党、相信人民,一心跟党走,每次党组织开展活动和学习,他都积极主动参加。

“如果我们不参加共产党,那就没有出路了。共产党是真正的抗日部队,真正为革命,真正为人民谋幸福。”虽然一切都已过去,但细细品味林鹤所言,仍不难感受到一个老战士的热血和家国情怀。

(根据林鹤口述整理)

携笔从戎 惠州青年的热血选择

“穿上军装,是我今年最坚定的选择。”广州大学大四毕业生丁惠聪收拾好行囊,即将从惠州踏上军旅征程。这位身形挺拔的年轻人,眼中闪烁着对军营的憧憬,更藏着一份保家卫国的赤诚。

丁惠聪的参军念头,早已在心中扎根。家里的老照片中,爸爸的爷爷身着红军军装的模样,是他童年最深刻的印记。“长辈曾为家国征战,这种精神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他提及家族往事,言语中难掩血脉里的责任传承。

真正让他坚定信念的,是成长中的点滴触动。小时候看新闻,那些动荡地区的军事冲突画面,总让他揪心。“那时就想,要是有人能守护安宁该多好。”这个念头在他心里发了芽。而身边几位入伍的朋友,时常和他分享部队的训练日常和战友情谊,让他对军营生活有了更具体的向往。“听他们说战机呼啸而过的震撼,我就特别想成为其中一员。”

谈及兵种选择,丁惠聪眼中发亮:“最想加入空军!”他期待着驾驶战机守护领空的那一刻,“从校园到军营,变的是环境,不变的是守护家国的初心。”

佘小阳选择今年秋季在惠州二次参军入伍。“这次背上背包,心里满是期待,再也没有第一次的紧张不安了。”从18岁初入军营的青涩少年,到如今目标坚定的热血青年,军营在佘小阳的青春里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2021年3月,18岁的佘小阳第一次踏入军营,成为一名陆军战士。“当时站在训练场上,手心全是汗,总怕自己跟不上节奏。”他笑着回忆起初入伍时的模样。让他意外的是,训练场上严厉的老班长们私下却格外关照新兵,“手把手教动作,耐心讲要领,慢慢就不慌了。”两年的军旅生涯,最让他珍视的是结识了一群天南地北的战友,“大家同吃同住同训练,那种情谊一辈子都忘不掉。”

退伍返校后,军营赋予他的改变愈发清晰。“现在感觉没什么能难倒自己。”佘小阳说,部队教会他的不仅是叠被子、整内务等生活技能,更磨炼出坚韧的心态。但他心中始终有个遗憾——第一次入伍没能拿到“优秀士兵”奖章,“总觉得还能再努力一点。”

这份遗憾成了他二次入伍的动力。今年毕业后,他毫不犹豫地再次报名。“这次目标很明确,争取立功入党,能留在部队就更好了。”谈及规划,他眼神坚定,“只要部队需要,我就一直当好这个兵。”

与第一次不同,佘小阳这次选择了海军。“想登上祖国军舰,看看万里海疆的模样。”他时常想起第一次入伍时的外训时光,戈壁滩上的星空、战友们的欢笑声,都是心底最暖的回忆。

从青年学子到应征青年,从陆军绿到海军蓝,丁惠聪、佘小阳以昂扬的姿态迎接即将到来的军旅征程。他们的选择,不仅是个人理想的追寻,书写着惠州青年对国防事业最质朴的坚守,更是新一代青年对家国责任的生动诠释。

■策划 惠州日报记者张旭华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龚妍 刘豪伟

实习生张倩

■图片(除署名外) 惠州日报记者李松权

钟畅新

惠州国防教育体验活动邀您参加

模拟投弹、集戳打卡、免费领取惠州首枚国防主题专属纪念封……2025年9月20日,在第二十五个全民国防教育日来临之际,中共惠州市委宣传部将在惠城区红色东江五育实践基地开展2025年全民国防教育日惠州国防教育体验活动,面向10~60岁的市民免费开放,限1000个名额,欢迎广大市民扫描二维码报名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