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大亚湾供电局以智慧电网、创新服务、可靠保障为海洋渔业注入强劲动能

电力“满格”助生产 服务“满分”促发展

2025年08月28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惠州大亚湾供电局客户经理向海洋渔业试验基地工作人员了解科研用电情况。

惠州大亚湾供电局客户经理向海洋渔业试验基地工作人员了解科研用电情况。

“育苗车间温度必须稳定在28~30℃,如果发生突然断电,哪怕只有1分钟,亲鱼也可能应激死亡!”8月26日,在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海洋渔业试验基地,试验基地负责人指着循环水养殖系统向记者介绍。不远处,南方电网广东惠州大亚湾供电局工作人员正对智能电表进行调试,屏幕上实时跳动着育苗车间的光照强度、设备负荷等数据。

在“向海图强”国家战略指引下,海洋渔业作为广东“蓝色经济”的重要支柱,正加速向高质量发展迈进。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大亚湾区的中国杂交石斑鱼发源地——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海洋渔业试验基地,探访电力如何为“蓝色粮仓”筑牢根基。

从育苗车间到“蓝色粮仓”

电力是科研攻关的“稳定器”

作为中国石斑鱼杂交育种技术的发源地,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海洋渔业试验基地承担着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适养品种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国家石斑鱼种质资源库建设等重要科研任务,是我国石斑鱼产量稳居世界第一的关键技术策源地。

“基地车间均已升级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试验车间,可以精准控制温度、溶氧量、无机氮等水质指标,为石斑鱼育种等海洋牧场适养品种核心技术攻关提供稳定的试验条件。同时,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试验车间对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有严格的要求。”试验基地负责人介绍,任何一次电力波动,都可能导致精密的循环水系统停机、人工繁育车间光照中断,而水质急剧恶化将造成亲鱼、鱼苗受应激和胁迫,严重时可导致大量死亡。

从基础供电到“智慧护航”

多维举措赋能供电服务升级

2024年底,大亚湾供电局在调研中发现,试验基地的循环水养殖系统需24小时不间断供电,而原有变压器容量已接近饱和。为此,该供电局创新采用规划“光伏+储能”方案:在育苗车间屋顶铺设400平方米光伏板,计划配套建设250千瓦时储能系统,既降低用能成本,又提高供电稳定性,为基地实现电力稳定供应“保驾护航”。

同时,增设智能电表实时监测养殖环境参数,通过电力大数据预警设备异常,帮助科研团队提前规避风险。目前已预警7次设备过载风险,避免损失13万元。

从单一保障到“全链赋能”

持续深化“向海图强”电力服务行动

面向未来,大亚湾供电局将持续深化“向海图强”电力服务行动:推进沿海渔港岸电全覆盖,助力渔船“油改电”;探索“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供电模式,为深海养殖提供绿色电力;构建海洋渔业电力保障大数据平台,实现用电需求精准预测、故障预警提前响应。

“稳定可靠的电力,是我们向深海进军的底气。”试验基地负责人说。从实验室到养殖场,从近海到深海,大亚湾供电局正以更智慧的电网、更创新的服务、更可靠的保障,为我国海洋渔业挺进深蓝注入强劲动能。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曾静妍 通讯员郑铭阳 陈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