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纵队逐步建立严密情报系统,助力盟军对日作战

情报战为抗战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2025年09月03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中英官兵在东江纵队和村民帮助下秘密转移至惠州。本组图片 资料图片

中英官兵在东江纵队和村民帮助下秘密转移至惠州。本组图片 资料图片

    “秘密大营救”的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在转移路上。

“秘密大营救”的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在转移路上。

    东湖旅店为“秘密大营救”的重要中转站。

东湖旅店为“秘密大营救”的重要中转站。

抗战时期,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以下简称“东江纵队”)在同日伪顽军的长期斗争中,逐步建立了整套严密的情报系统。在整个东江敌后游击区,遍布着东江纵队设立的规模不一的情报站,情报工作人员从最开始的数人发展到200多人。

在党中央领导下,东江纵队曾与反法西斯盟军有过深度情报合作,他们的情报工作不仅为中国抗战带来巨大帮助,还直接助力盟军的对日作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深入敌人“心脏”获取情报

1941年1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委任杜襟南创办《大家团结》报,这是抗战时期广东敌后地区第一份抗日报纸。后来,广东省委给了杜襟南两个任务,一个是去做东江军政委员会的秘书,第二个就是建电台,搞情报工作。

杜襟南后来任东江纵队电台政委、司令部机要科科长,他曾回忆讲述,东江纵队各部队情报站的工作重点是获取日伪顽军的军事情报,如驻军人数、布控、武器装备、工事设施、战斗力强弱等情况,特别是日伪顽军有行动时,情报人员就要千方百计提前获取其兵力集结、行动部署、进攻时间和目标等准确情报,并抢在敌人行动之前,哪怕是早一天半天甚至一小时将情报送达部队,这对部队迎击敌人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东江纵队从事情报工作人员不畏个人安危,日夜在敌占区甚至敌人的“心脏”“巢穴”,为获取各方情报同敌人斗智斗勇。

1941年冬,日本侵略军向九龙新界发起猛烈攻击,香港沦陷,众多文化界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被困于香港,危在旦夕。在命悬一线的危急关头,中共中央南方局根据密电指示组织营救行动,对有关人员撤离香港的路线作出明确指示。在廖承志、张文彬等人的谋划安排下,包括广大情报人员在内的东江纵队队员们全力以赴、不惜代价,经过几个月的“秘密大营救”,800多名被日军搜捕的抗日民主人士和文化名人安然转移到抗日大后方根据地,其中包括茅盾、邹韬奋、范长江等100多人被安全营救。茅盾事后撰文称赞这次营救工作为“抗战以来(简直可以说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探查情报配合英军炸毁日军机场

日军1941年12月侵占香港、九龙后,加紧在香港建立空军基地,把九龙的启德机场扩建为空军机场,成为日军经常轰炸和威胁中国沿海及内地、控制南太平洋上空和领海的基地。为了准确有效地炸毁日军这一基地,英、美盟军曾几次派出情报人员,深入港九地区对机场进行调查和实地侦察,都没有取得成功。盟军情报人员在香港、九龙待了3个多月,结果一无所获。

1942年,英军在广西桂林成立了英军服务团,并在惠阳成立了英军服务团前线办事处。赖特上校和祁德尊少校分别任服务团总指挥和办事处主任,就在他们为无法获得启德机场的情报而犯愁时,正好想起了东江纵队,因为他们都是被东江纵队营救出来的,对东江纵队极为赞赏和信任。

一天,他们找到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请求东江纵队配合他们搜集启德机场的相关资料。任务很快落在东江纵队短枪队队长刘锦进(绰号“刘黑仔”)身上。经过仔细观察,刘锦进发现日军机场虽然戒备森严,但难以管束附近的小孩出入机场,那些小孩经常在机场内玩耍,有时还会偷些废铁等东西出来卖钱。因此,刘锦进派出小交通员混入其中反复摸索,不到3天时间,就将启德机场的建筑、构造和火力配备等情况调查得清清楚楚。

英军3个月办不到的事情,东江纵队3天就顺利完成。得到第一手资料后的英军非常高兴,赖特上校和祁德尊少校赞叹不已。不久后派出第十四航空大队从桂林起飞,将启德机场炸了个天翻地覆,使日军遭受重创。从此,东江纵队与英军服务团开始了并肩援救美军人员、互通军事情报的合作。

与美军建立合作关系实现情报共享

东江纵队与英军的情报合作,引起了美军的重视。1944年10月,美军联络人员到东江纵队请求情报合作。经中央同意,东江纵队与盟军建立合作关系,为盟军提供情报支持,有力地配合了盟军对日作战。

东江纵队由此设置联络处作为特别的情报工作部门。东江纵队情报站南起香港,北至广州,东自潮汕,西至珠江东岸,其组织遍布整个东江敌占区。后来粤北、西江沦陷,情报站又扩展到西江和北江地区,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后,东江纵队在江南、江北、粤北、东进四个指挥部和九连山第三支队建立电台,情报人员达200多人,形成较为完善的情报网络,保证纵队领导机关对开拓新区部队的通讯联络和指挥。

期间,东江纵队向美军提供的情报主要有:香港启德机场、南头西乡飞机场的图例及说明;香港船坞图例和材料;广九沿线日军工事图解,石龙以南、大亚湾海岸区、稔平半岛、太平、虎门、新界等地日军工事图例。上述情报是打击日军锐利的武器,帮助美国空军在袭击日军军事设施时提高了命中率。

如1945年春,美国海军拟在广东登陆。日军有所察觉,急调驻武汉、长沙之间的精锐机动部队“波雷部队”南下。东江纵队情报站得到消息后,立即作了报告。这时,美军正急于寻找“波雷部队”的动向,得到东江纵队的情报后,如获至宝。

东江纵队为盟国提供的情报服务,得到了美军第十四航空队陈纳德将军等人的高度赞扬,被认为是“美军在东南中国最重要的情报站”,所提供的情报被认为“在质与量都非常优越”“对美国战略部队在中国的组织的成功有着决定的贡献”。

延安《解放日报》撰文赞扬东江纵队,称这是“一支对同盟国反对日本法西斯战争事业有卓著功勋的队伍”。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