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者为市三院护理团队送锦旗。市三院供图
无需家人昼夜陪护,医疗护理员24小时贴身照顾患者、构建“医-护-康-养”共管模式,完善标准化管理、借力智慧医疗,让照护的每个环节更“聪明”……自2025年3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简称市三院)率先试点推出“免陪照护”病房服务模式以来,收获了来自患者、家属等多方的点赞。
在惠州市卫健局开展“医疗服务加减法”十大便民惠民行动背景下,市三院科学谋划落实各项措施。其中紧扣“加强住院陪护服务管理,减少家庭陪护成本”的举措,不断探索新思路。作为广东省首批免陪照护试点机构,该院将强化公立医院公益属性与便民利民举措相结合,通过建设“免陪照护”病房,破解“一人住院、全家奔波”难题。
回应社会需求
上线“免陪”照护模式
早在2024年10月,国家医保局提出新设“免陪照护服务”项目。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将免陪照护项目作为2025年建设更高水平医院明确的八项重点工作中的十大便民举措之一,惠州市明确为必须开展免陪照护项目试点城市。
记者获悉,“免陪”并不等于“无人陪”,是指以患者及家属自愿、知情同意为原则,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疗护理员,在医院的指导监督下,提供全天不间断的生活照护服务。
作为广东省首批免陪照护试点机构,市三院倾注资源,率先在妇科、脊柱外科病房开展了试点工作,以“专业照护替代家属陪护”模式,破解老龄化社会下“一人住院、全家奔波”的难题,践行“以患者为中心”健康服务理念。
聚焦专业规范
构建“医-护-康-养”共管模式
量体温、喂食、擦身、按摩、陪伴安慰……走进“免陪照护病房”,专业的医疗护理员正精心为患者服务,在这里住院无需家人昼夜陪护,家属“陪护难”问题得以破解。据悉,这里的医疗护理员经公司-护理部-科室三级准入培训和考核,确保照护服务水平与医院、患者需求相匹配。他们不仅掌握了喂食、洗漱、排泄护理等基础生活照料技能,更是精通针对不同患者的特殊需求的照护技术。
标准化流程建设必不可少。市三院制定覆盖入院评估、生活护理、心理疏导、康复指导的护理全流程服务规范,打造以专业护士-护理员全链式优质护理服务照护。值得一提的是,该院首个试点病区——脊柱外科创新性地构建了“医-护-康-养”的共管模式,医护专注于病情观察、用药和术后康复等专业护理,医疗护理员则承担生活照护及协助基础功能训练。
“幸好有你们像姐姐一样照顾我,既专业又温柔,不仅缓解了我病痛的困扰,更让我感受到家人般的关怀”。这是陈女士在妇科出院之际写下的深情话语。据悉,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住院患者并发症风险大大降低,同时获得了更多的心理安慰。初步满意度调查显示,该院选择“免陪护”服务的患者满意度高达97%。
探索智慧化管理
智能手环成免陪照护“黑科技”
在康复医学科等免陪照护病房,这里的患者配备了智能手环。当他们需要护理员的时候,只需轻按手环上的呼叫按钮,对应护理人员的手环便会发出提示音,与此同时患者所在床号信息即刻显示在护理人员手环上,这样“点对点”快速响应的联动,让护理人员能够在极短时间内抵达患者身边。
“依托信息化系统,我们能实时监测患者需求,提升照护效率。”病房负责人表示,对于高龄老人患者、重大手术后行动不便患者,智能手环在关键时刻扮演着重要作用。医院还将继续探索更多智慧管理手段,致力于大幅提升照护效率,以科技力量确保了安全与及时性,让家属更放心、安心。
“未来,我们将推广经验,惠及更多患者。”市三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总结试点病区经验的基础上,医院正逐步扩大“免陪照护”服务的覆盖范围,今年6月份以来,神经外科一区、康复医学科、肾内科以及创伤骨科相继开展免陪照护试点工作。未来,医院将致力于打造智能化管理平台,实现服务预约、质量反馈、风险监控等环节的信息化、精细化。
惠州日报记者李春凤
通讯员欧永杰 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