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筑梦 “惠”聚美好

惠州日报评论员

2025年09月08日惠州日报惠州日报
字号:T|T

9月5日,惠州市影视产业宣推会暨《营救飞虎》特别放映活动现场,《惠州市影视服务保障十条措施》正式发布。从资源整合到服务创新,从资金扶持到人才培育,这座被誉为“天然影棚”的城市正以“‘惠’聚美好”的系统化政策为邀,向全国影视人发出光影之约:来这里,让每一个创意生根,让每一个故事绽放,共绘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惠州之美,在山水相拥,更在历史沉淀。900多年前苏东坡“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吟唱,至今仍在惠州山水间回响。这里既有218公里长的最美旅游公路串联的山海湖泉、古镇新村,又有千年文脉滋养的历史底蕴。这种自然与人文的双重馈赠,使惠州不仅成为镜头里的风景,更成为故事中的灵魂。近百部影视作品选择惠州取景,《追光的日子》《穿过月亮的旅行》这样走进千万观众内心的“联合出品”,双双斩获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充分证明了这片土地的艺术感染力。

政策之力,在资源整合,更在服务创新。“惠影十条”的出台,标志着惠州影视服务从单一协拍向全产业链保障升级。在这里,没有复杂的流程,只有真诚的服务;没有陌生的距离,只有熟悉的温度。“惠影视”小程序实现一键通办,八大单位联合提供食宿、加油、医疗等全方位专属优惠,专项资金对优秀作品给予嘉奖——这些举措直击剧组痛点,化解制作难点,彰显了惠州“惠剧组、惠企业、惠人才”的服务理念。从出台《惠州市影视拍摄取景工作指引》到发布“惠影十条”,惠州正构建起从创意萌芽到成片播出,全程陪跑、全程护航,越来越完善的影视产业服务体系。

影视之兴,在作品产出,更在文旅融合。影视艺术的价值不只在于银幕上的共鸣,还在于短片带火街区、剧情赋能企业,实现电影与城市共成长;影视产业的繁荣,不仅是文化活力的体现,亦是城市发展的“新引擎”。《追光的日子》热播期间,惠州敏锐把握时机,推出同款主题精品旅游路线,结合发放文旅惠民消费券、短视频大赛等活动,吸引大批观众和游客前来打卡,推动文旅消费约18亿元。如是“影视+文旅+产业”深度融合,让影视作品成为城市形象的“移动名片”、让拍摄景地成为游客心中的“诗和远方”,正是惠州立足自身禀赋、激活文化动能、助推城市发展的生动实践。

时代之机,在大湾区建设,更在文化强省战略。回顾近年发展,惠州影视产业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深入贯彻落实文化强省战略,长期深耕资源禀赋、优化服务环境的必然结果。今天,大湾区时代已经到来,影视的浪潮正浩荡向前,惠州凭借优越的自然禀赋、突出的区位特点、舒适的工作环境、较低的生活成本、深厚的历史沉淀、精准的服务保障“六大优势”早已成为影视创作者眼中的“香饽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剧组前来取景拍摄。被授予“全国影视指定拍摄景地”,只是惠州影视产业发展的起点。此次“惠影十条”的发布实施,必将为惠州打造影视全产业链条生态提供新助力、增添新动力。

光影筑梦,文化兴城。影视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力量。它可以点亮一座城、带动一群人。惠州愿以最温暖的怀抱、最包容的姿态,迎接每一个心怀梦想的影视人,共同发现、创造、讲述属于惠州也属于这个时代的美好故事。让我们期待,在更多镜头里看见惠州,在更多故事中感受这座城市的温度、开放与美好,也希望让“惠聚美好”成为每一部在惠拍摄作品的真实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