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惠东中学初中部,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早已融入教学实践中。

王海斌

马惠娜

曹俊华

周玉英

张思婷

刘梅英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惠东县惠东中学初中部的校园里处处洋溢着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这所创办于1978年、2013年独立办学的学校,如今已成长为拥有76个教学班级、4266名在校学生的优质初中。多年来,学校秉承“培育美善品格,成就领秀人生”的办学理念,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引擎,通过科学的培养体系、创新的教研机制、温暖的人文关怀,打造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为惠东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梯队培养 构建教师成长“黄金路径”
“一年入门、两年上手、三年成主力、四年成骨干、五年挑大梁”,在惠东中学初中部,这串简洁有力的数字,是学校为教师量身定制的成长时间表,更是对每位新入职教师的郑重承诺。2025年,学校迎来16位新入职教师、20位轮岗教师,这支新鲜血液的注入,让教师队伍焕发新的活力,而学校成熟的培养体系为他们的快速成长保驾护航。
学校党委书记翁文赜告诉记者,对新教师,学校提出最朴素也最关键的要求:站上讲台、站稳讲台、站好讲台。从大学校门到三尺讲台,学校通过“师徒结对”“随堂听课”“教学反思研讨”等一系列举措,帮助新教师快速适应教学节奏。
学校对中层干部的选拔与培养注重基层的历练。“没有基层行政管理经验、没有群众基础的教师,我们绝不提拔。”翁文赜书记的话掷地有声。该校从科室干事、年级组长到中层干部、校级干部,每一个岗位的晋升都需经过层层历练。这种一步一个脚印的培养模式,不仅让干部们熟悉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更积累了深厚的群众基础,确保各项工作能够高效推进。
截至目前,学校共有专任教师271人,其中正高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68人、中级教师106人,中高级以上教师占比达65%。这支以中高级职称为主体的队伍中,还涌现出全国外语教师园丁奖获得者1人、南粤优秀教师4人、省级骨干教师4人,以及市首席教师1人、市优秀校长1人、市十佳教师4人等一大批优秀教育工作者,成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定海神针”。
教研赋能 核心备课组打造“教学智囊团”
“我们的物理三模模拟卷,与中考的吻合度高达95%。语文学科3篇阅读材料,我们精准预测到2篇。”提及学校的核心备课组,翁文赜书记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2023年,该校在市县率先成立学科核心备课组,这支由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科室负责人组成的“智囊团”,以“教、学、考”为核心,打通“四个关联”,成为推动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力量。核心备课组的工作,从命题研究到课堂诊断,覆盖教学全流程。早在2018年左右,学校就开始举办命题比赛、说题比赛,并引入“双向细目表”,后升级为“多维细目表”,要求每一道题目都需对应课标、课本与核心素养,确保命题的科学性与精准性。
“现在我们学校不用外购题目,老师自主命题的水准很高,能精准把控难度系数,考后与预期相差多数能控制在±2个百分点。”翁文赜书记介绍,这种长期的命题训练,让教师对中考方向的把握愈发精准,也让日常教学更具针对性。
除命题研究,核心备课组还承担着课堂教学研究、年级备课组指导、教学质量评估等任务。每次公开课、每次教研活动,核心备课组成员都会带头示范,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在2025年中考中,学校700分以上2人,600分以上282人。其中,英语、化学、历史等学科更涌现出多名满分学生。
值得一提的是,核心备课组的成果还辐射到薄弱学校。在对高潭中学的帮扶中,学校将自主命制的模拟卷、备考策略毫无保留地分享,助力高潭中学中考大幅提升。
人文关怀 让教师安心从教、乐教善教
老师有困难找学校,学校一定想尽办法解决。这是学校初中部领导班子对教师的承诺,也是学校人文关怀的真实写照。从子女入学、老人就医到住房安排,学校始终把教师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用温暖举措消除教师的后顾之忧。
在这里,教师的办公用品从不短缺;夏天的水果、节日的小礼物、定期的慰问活动,让教师感受到家的温暖;对于怀孕、哺乳或家中有困难的教师,学校灵活调整工作安排,允许“弹性岗位上班”,却从未影响教学质量。正是这份理解与支持,让老师们更有动力投入工作。
这种人文关怀,也让教师对学校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在惠东中学初中部近70名高级教师中,除因身体原因调整岗位的少数人外,绝大多数坚守在教学一线。“我们的老师,正气永远是第一位的。”翁文赜书记说。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让教师队伍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战斗力。
学校还搭建多元成长平台。依托惠州市名班主任范玉姬工作室,开展班主任培训;组织教师参与市县教研活动、外出交流学习;举办教学竞赛、论文评选等活动,让教师在展示中成长,在竞争中进步。
协同育人 家校社联动筑牢“教育同心圆”
“九年级学生晚自习到深夜,家长自发送来面包;校门口的护学岗,家长志愿者风雨无阻;教学中需要资源,家长主动伸出援手……”家校之间的良性互动早已成为常态。2023年,学校被评定为惠州市中小学家校共育示范校。
为推动家校共育,学校构建了“校-级-班”三级家委体系,成立家长学校指导委员会,依托名班主任工作室、年级组长、班主任及退休教师,组建稳定的家长学校师资队伍。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学校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内容涵盖青春期教育、亲子沟通、学业规划等,受到家长广泛好评。
沟通渠道上,学校更是多点发力。通过宣传橱窗、学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惠家教App等平台,及时推送校园动态与科学家教方法。每学期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学校办学理念、教师教学情况与孩子在校表现。还会通过开展亲子运动会、开放日等活动,让家长走进校园,增进与学校的理解与信任。这不仅为学生成长营造了良好环境,也为教师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五育并举 以教师之能育全面之才
在惠东中学初中部,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早已融入教学实践中。学校依托优质师资,为学生搭建全面发展的平台,让“树美善品格,育领秀人才”的办学目标落地生根。
在德育方面,学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每学期开展一级、二级、三级心理预警排查,配备专职心理教师与兼职心理教师,通过“心灵对话”主题班会、健康讲座等活动,帮学生疏导情绪、健全人格。
智育上,教师们注重“高阶思维培养”,要求文科教学教会学生评价,理科教学引导学生创新。教师会根据学生水平拓展知识点,通过分层作业、AB卷竞赛等方式,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
体育教学中,学校创新推出点对点教学,为每位学生定制印有姓名与班级的训练服,教师可精准掌握学生训练情况,对未达标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这种模式让学校体育满分率逐年提升,2025年达60%,较去年提高10个百分点。
该校的美育与劳育同样精彩纷呈。学校开设音乐、美术特长班,每周安排4次专业训练,每年培养美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音乐特长生百余人。在2025年中考中,学校艺体生重点高中录取26人。
优秀教师风采
王海斌
作为惠东县体育学科带头人、惠州市德育工作标兵、省市县优秀指导老师、省名师工作室成员,王海斌用19年坚守证明:体育教师不只是动作示范者,更是帮学生锻造人格、向阳成长的引路人。
他独创“体育精神带班法”,用接力赛培养团队协作,用跨栏跑隐喻突破困境,用长跑战术教导持久与耐心。2020年他接手新班级,面对学生的抵触情绪,他没有说教,而是组织了“班级马拉松”,每天下午带着学生跑5公里,途中设置“知识加油站”“心理缓冲带”,边跑边聊人生规划。3个月后,这个班级体育合格率达100%。
在王海斌看来,教育家精神的核心是“以心灵唤醒心灵,以生命滋养生命”。在他心中,体育课堂是最好的德育场:篮球教会规则意识,体操培养精益求精,团体项目孕育集体荣誉感。
马惠娜
“静心教书,潜心育人”。这是初中英语高级教师马惠娜23年教学生涯的坚守。参加工作以来,她任英语备课组长6年,用行动诠释着对教育的敬畏与热爱。
她是学生成长的“暖心人”。10年班主任生涯里,她几乎每天陪学生早读、午练、查宿舍,及时和家长沟通。2022-2025年带的班级,多次获评“领秀班级”,2025年中考54人全部考上重点高中,10人考进惠州市第一中学、17人考进惠州中学。
她所带班级成绩突出:2018年中考两名同学117分、2019年一名同学119.5分、2025年一名同学120分。她指导学生竞赛屡获佳绩,多次获市县指导奖一等奖。她还积极教研,2019年获县优质课一等奖,参与课题获县科研成果一等奖,论文发表于国家级期刊,多次在命题评比中获特、一等奖。
曹俊华
自2001年投身教育事业以来,曹俊华便与物理教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做有温度的教育,做有情怀的教师。”这是他的教育信条。他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曹俊华用“三心两实”(信心、细心、恒心、踏实、落实)作为特色理念,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原创课件,从生活中提炼教学素材,将复杂抽象的物理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中。
辛勤付出结出了累累硕果,曹俊华所教班级物理成绩名列前茅,2023年中考有2位学生取得满分的好成绩。因业绩突出,他多次获得“惠东县教学先进个人”、“惠东县优秀教师”等荣誉。他还多次主持或参与省、市、县课题,多次获得市、县物理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带领学校物理科组获评“广东省优秀示范教研组”称号。
周玉英
“独物之教风,以尽匹夫之责”。这是中共党员、初中语文高级教师周玉英的教育信念。从教22载,她是惠州市头阵计划“1+N”卓越教师培养对象、2022年惠州市优秀教师。
她以“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让爱成为一种传承”为目标建班,通过主题班会、课室文化布设等营造学风,所带班级学生屡创佳绩:2019-2022学年,学生邓翔键连续两年获评市县级“新时代好少年”;杨邦成获省中学生地球科学竞赛特等奖;张芷玥获市“学党史,颂党恩”征文一等奖。
她教学成果丰硕:2014年、2019年带出中考单科满分学子,2016年获市中学语文教师录像课一等奖、2019年获县优质课一等奖;撰写11篇论文,2篇发表、10篇获奖,其中1篇获市优秀论文一等奖;参与多本教辅资料及学术著作编写。
张思婷
“有幸遇良师,青春路繁华。遇见您,便是诠释了这句话”“您就是我生命里的那束光”……这些深情的纸条被张思婷细心珍藏。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从教14年来,她秉持“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种子”的理念,用爱与智慧护航学生成长。
班主任工作中,她推行全员班级管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她常倾听学生心声,既是良师也是益友,所带班级班风优良,曾获“惠东县九年级学习成绩进步最显著班级”。面对初三学生升学压力,她创新开展“庆中秋·做月饼”“世界咖啡”等特色活动,帮学生释放压力、凝聚班级力量;她因材施教落实培优辅差,既指导优生提升能力,也发掘潜能生闪光点。
她先后获评“惠东县优秀教师”“惠东县教学先进个人”“惠东县优秀班主任”,所指导学生获“惠州新时代好少年”。
刘梅英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从教11年,初中数学教师刘梅英始终践行这句理念。工作中,她善于捕捉教育契机,以“倾听、共情、理解”为纽带,深入读懂学生所思所想。当学生学习情绪出现波动时,她总用微笑与鼓励帮助学生重拾信心,以师者的引导、朋友的理解,与学生建立深度情感联结与信任。
她的课堂兼具知识深度与趣味性,打破数学学科的枯燥感。她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出发点,坚持化繁为简,擅长将抽象数学概念转化为生活实例,注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解题技巧,教会学生用理性思维分析问题,所带班级始终名列前茅。
她先后斩获惠东县初中数学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惠东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一等奖,还获评“惠东县优秀班主任”。
本版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范文燕 通讯员钟文芬 本版图片 由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