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以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建设为引擎,打造生态花园与康养高地

串起山海诗画 激活城乡共兴

2025年09月17日惠州日报龙门新闻
字号:T|T
    永汉河驿站成为游客沉浸式体验山水人文的“网红点”。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 通讯员龙融心 摄

永汉河驿站成为游客沉浸式体验山水人文的“网红点”。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 通讯员龙融心 摄

    在麻榨镇境内,最美旅游公路如同金项链,串联11个行政村以及古桥、古树、古祠堂等18处历史文化资源。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 通讯员龙融心 摄

在麻榨镇境内,最美旅游公路如同金项链,串联11个行政村以及古桥、古树、古祠堂等18处历史文化资源。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 通讯员龙融心 摄

“一条路串起山海诗画,一座城激活城乡共兴。”近年来,龙门县紧扣《“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三年初见成效行动方案》,以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为主阵地,累计建成最美旅游公路156公里、主题驿站13个,围绕成为世界级森林温泉康养目的地,加快南昆山景区优质旅游资源提质升级,冲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让“世界级森林温泉康养目的地”的蓝图一步步照进现实。

如今,一个个示范性项目落地生根,一项项标志性成果逐渐亮相……龙门县正奋力打造县镇村现代化建设样板,以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建设为县域高质量发展“强引擎”,跑出文旅升级“加速度”,为区域竞争力提升注入强劲动力。

永汉

品牌赋能颜值内涵双焕新,打造文旅打卡地

驱车驶出广河高速永汉出口,11米高的山水意象镇标巍然矗立,一条四季有景的迎宾廊道蜿蜒向前。穿过永汉桥,增龙路示范主街更让人眼前一亮:285栋楼房外立面“一栋一设计”,既有统一的岭南骑楼风情,又保留商铺个性;34个以豹猫为原型的“汉宝”品牌形象雕塑散落街角,有的在奶茶店顶楼探爪,有的悬于半空作扑蝶状,引得游客追着“寻猫”。

“以前游客泡完温泉就走,现在冲着‘寻猫之旅’能留大半天!”榄仔咖啡厅负责人李运芝笑着说,环境改造后,自己果断从县城回到永汉开咖啡厅,周末客流高峰时,单日营业额比改造前翻了一番。永汉镇不仅做活品牌文章,更注重民生温度:4个绿美生态小公园取代闲置地块,榄仔广场变身滨水休闲胜地,相邻的“酒吧风情街”通过农房改造吸引12家餐饮、清吧入驻,夜晚灯光亮起时,吹着广场晚风,听着风情街的歌声,十分惬意。

交通升级更给永汉镇注入新动能。境内25.5公里最美旅游公路串联起三坑寨、客家古围等文旅资源。永汉河驿站以苏轼《石钟山记》为灵感设计,2200平方米的建筑与石河、古坊融为一体,夕阳下,流水淙淙、古木苍苍,成为游客沉浸式体验山水人文的“网红点”。现阶段,奥飞国漫温泉乐园、广东大芹威士忌蒸馏厂等项目陆续建设,“文旅+文创+夜经济”融合业态,让永汉镇实现从风貌到功能、从生态到产业、从民生到文化的全方位升级。

如今的永汉镇,既是让本地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也是吸引游客驻足流连的文旅打卡地。“百千万工程”的实效,已深深镌刻在这座小镇的每一处变迁中,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

南昆山

“生态+非遗”双轮驱动,冲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以前村里年轻人都往外跑,现在靠竹海、非遗就能挣到钱!”南昆山乌坭社区居民英姐的话,道出了南昆山近年来的变化。进入南昆山,入口处兰花造型标识清雅灵动;漫步美丽示范主街,曾经斑驳的房屋已换上典雅的岭南风格外衣,沿街招牌采用中英文双语设计,竹影照明系统在夜晚勾勒出“白云深处有人家”的意境,连闲置地块都变成了种满本地绿竹的生态小公园。

南昆山的“里子”更实在。在造纸非遗公园,72岁的林阿婆正教游客捞纸,她手里的竹帘一沉一抬,纸浆就变成了一张薄薄的纸:“以前这手艺快没人学了,现在游客来体验,一张花草纸卖38元,村里20多个年轻人都回来学了。”公园复原了舂竹、煮浆等造纸流程,游客可以自己做纸,2024年接待12万多人次,周边民宿收入涨了40%。

交通升级让南昆山“出圈”。境内22公里旅游公路,改成双向沥青路,还加了2米宽骑行道。“每个月来骑一次,两边都是竹海,风一吹沙沙响,听得心里敞亮。”骑行爱好者陈先生说。公路串起了竹海、瀑布,半山云海驿站更是成了“网红”——“山行驿”歇脚,“吾乡亭”看山,“卧云榭”望云海……“站在这里,仿佛云从脚下过,感觉在天上。”深圳游客李女士说,已经第三次来了。

记者了解到,当前,南昆山正以“百千万工程”为契机,冲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系统推进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实现“颜值”与“产值”同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显著增强。从美丽圩镇的建设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从交通网络的升级到文旅深度融合,一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画卷正在南昆山徐徐展开。

麻榨

古埠焕新+未来社区,探索“城乡共兴”新路径

“千年古埠,增江门户。”走进麻榨镇,沿着示范主街漫步,昔日破旧的房屋已换上青砖灰瓦、雕花窗棂,沿街商铺招牌统一设计却各具特色,杂货店的竹编装饰、特产店的杨桃图案,让整条街既整洁又不失烟火气。“以前雨天走街路,鞋上全是泥,现在主干道、村巷道都硬底化了,晚上还有路灯!”居民张伍彩笑着说,镇里还把闲置空地改成小公园,河道清淤后重现“水清岸绿”,环境比以前舒服多了。

麻榨镇的“突围”,始于交通枢纽的打造。作为218最美旅游公路“8字形”串联南昆山与罗浮山的中间节点,境内46.55公里公路如同“金项链”,串联11个行政村以及古桥、古树、古祠堂等18处历史文化资源。“以前杨桃运到增城要1个多小时,现在公路通了,40分钟就能到,还能通过驿站直播卖到外地!”麻榨镇“百千万工程”指挥部负责人叶子漫介绍,镇里打造了十三坝、古榕树、增江竹畔三大驿站,其中十三坝驿站以清代古桥为核心,配套“古桥微馆”与高端民宿,游客既能住民宿、品增江鱼,又能了解古桥建筑工艺,古今交融的体验感让驿站周末客房常常爆满。

更令人瞩目的是中心村未来社区。在4000平方米的空间里,19个功能场景涵盖“一老一小”照护、弱势群体康复、游客休闲等需求:日间照料中心里,村民围坐做手工艺品,“海达加工厂”项目为残疾人提供辅助性就业;健康驿站定期开展义诊,儿童友好空间摆满益智玩具;夏夜时分,社区组织粤剧演出、露天电影,让村民与游客共享“邻里温情”。“以前中心村路窄、设施旧,游客来了留不住,现在环境好了,连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都回来开民宿了!”中心村村委会副主任张奇峰说。

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

龙门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新目标

翻开龙门县“百千万工程”行动方案,“打造县镇村现代化建设样板”目标清晰明确,围绕引领区建设,形成多个核心任务:

——建成“粤港澳大湾区生态花园” 以218最美旅游公路为骨架,串联156公里山水廊道,布局13个主题驿站,同步配套森林步行道、骑行道,沿途植入高端宿集与郊野经济,让公路成为“通行路、风景线、致富带”

——打造“世界级森林温泉康养目的地” 推动南昆山资源提质升级,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同时,加快奥飞国漫温泉乐园、广东大芹威士忌蒸馏厂等项目投产,建设长滩艺术村等一批标志性乡村酒店、民宿,打造全省乡村旅游酒店第一高地,推动现有温泉企业提质增效,构建“温泉+康养+文旅”产业生态

——塑造“岭南特色县镇村现代化建设样板” 启动麻榨镇中心村整村运营、龙江镇龙江村未来社区、龙江镇体育小镇等项目,活化利用空心村,串点成线建设“美丽乡村走廊”,让岭南风貌与现代生活有机融合

——成为“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地” 完成引领区建筑艺术计划首期项目设计,推动更多优质医疗、教育资源下沉帮扶

四大行动增强区域竞争力

为实现目标,龙门县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全力聚焦增强区域竞争力,通过高水平推进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建设运营,推进四大行动:

全速打造最美旅游公路系统,让交通成为引领区“主动脉”;

深入推进建筑艺术计划,将引领区打造成为世界级文旅地标;

建强南昆山生态旅游区主阵地,深化“南昆森林+”模式;

打造高端特色产业聚集地,引进文旅康养项目25宗以上,让引领区成为县域高质量发展“强引擎”。